時效——低碳鋼經過一段時間的儲存后產生的物理和力學性能的變化。溫度升高可加速時效的進程。
退火——對軋后的冷軋基板進行高溫加熱和冷卻,以降低硬度,使其變軟或變得更易成形的加工工藝。
鐮刀彎——帶鋼一側的邊緣與直線的偏離,測量取一直邊的凹面。
碳鋼——主要指力學性能取決于鋼中的碳含量,而一般不添加大量的合金元素的鋼,有時也稱為普碳鋼或碳素鋼。
化學處理——對鍍層產品表面涂覆鉻酸鹽或磷酸鹽等防水性防腐蝕化學物質的加工工藝。
拉伸應變痕——沖壓成形后,板材上出現的與軋制方向成45°角的一系列平行線狀的褶皺或不規則的折線、橘子皮等表面缺陷,一般會擴展到鋼板或帶鋼的全寬。它是由于鋼的時效引起。
冷軋產品——在室溫下軋制并達到所要求的最終厚度等尺寸要求的扁平軋制產品
商用級鋼材(CS)——該種質量的板材可用于簡單彎曲或輕度成型。在室溫下,它可沿任何方向彎曲并貼合到自身。
連鑄——通過結晶器底部連續拉出并凝固形成連續狀鑄坯的過程。
腐蝕——在大氣中的水分或其它介質侵蝕下,金屬逐漸發生的化學或電化學侵蝕現象。
關鍵表面——用于暴露或噴漆使用的表面,應避免出現影響涂裝的表面缺陷。
凸度——-從鋼板邊部向中心位置,厚度逐漸增加的輪廓線。
剪切邊——為獲得用戶規定的寬度,對帶鋼的邊部進行剪切后所形成的邊部形狀。
剪切長度——規定的等長或不等長的長度。
夾雜物形狀控制——使用稀土金屬或鈣合金等控制夾雜物的形態,為特定用途提供改善的力學性能。
鎮靜鋼——在鋼凝固前用硅或鋁脫氧,使鋼水中的氧含量降至最低。與其它類型的鋼相比,鎮靜鋼的性能和化學成分更加均勻。
矯直——通過減少或消除變形使軋后的板材變得平直。
機械性能——對材料施加外力時材料表現出的彈性和非彈性特性的性能,用來表示材料對機械用途的適用性。
涂油——酸洗或平整軋制后涂油,可減少鋼卷的圈與圈之間的擦傷,提高潤滑度和具有一定程度的防生銹性能,為客戶對產品的加工處理提供一定的幫助。
涂油板——最終加工工序后表面涂油的板材產品。通常涂油的目的是為了在運輸和存儲期間防止生銹。這些油被稱為防銹油。涂油還可為后續的加工過程提供幫助,但這通常不是主要目的。用于改善可成形性的油通常被稱"預潤滑劑"。
酸洗——通過化學反應除去金屬表面的氧化物。
預潤滑劑——為提高可成形性(深沖)而在鋼板上施加的一種油性涂層。當用戶希望避免在他的機組上里涂覆成形潤滑劑時使用這種潤滑劑。
質量——用來描述鋼板完美程度的術語。通常指的是鋼板的表面質量,如無劃痕和裂紋等。質量還可指其它特性,如無內部缺陷,以及尺寸的控制精度等。
輥軋成型——金屬板材經過一系列連續的輥子,實現連續的一次變形,獲得預定形狀的加工工藝。
縱切——在寬度方向上把鋼板分切成兩條或兩條以上的加工工藝。
鋅花——通常指熱鍍鋅板從鋅鍋拉出后,隨著鋅層冷卻凝固后形成的晶粒的外觀表現。鋅花的尺寸大小、亮度和表面形貌取決于一系列因素,但主要與鋅層成分和冷卻方法有關。
結構鋼——是指符合特定強度和可成形性等級的鋼??沙尚涡砸钥估囼炛袛嗪笊扉L率表示。結構鋼一般用于承載等用途,在這些用途中鋼的強度是一個重要設計標準。
T-彎-板材樣品能夠以根據板材厚度確定的內彎半徑,貼合到自身的機械操作。例如,2T表示彎心半徑等于被測試鋼板厚度的2倍。
拉伸矯直——將鋼卷通過拉伸矯直裝置拉伸至超過產品屈服點,造成永久變形的處理方式。拉伸矯直能獲得良好的平直度。
平整軋制——對鋼板進行輕微減薄冷壓下。平整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平直度,消除不連續的塑性變形和獲得均勻一致的表面。
抗拉強度——拉伸試驗中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它是最大負荷與原始橫截面積的比值。
公差——某個尺寸的允許偏離量的術語。例如,板材的厚度、寬度、平直度和鐮刀彎等就有公差。
屈服點——即使不繼續增加所施加的負載,鋼的變形仍繼續發生所對應的負荷或應力值就稱為屈服點。屈服點是低碳鋼退火后的特性之一。
屈服強度——指從材料的負荷和延伸率曲線的線性段偏離達到規定的值時所對應的應力。在拉伸試驗中,材料的屈服強度通常是指從曲線線性段偏移0.2%應變時所對應的負荷。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