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環保政策、運輸費用、電價的制約,中國的不銹鋼冶煉廠都在尋求在鎳礦產區建設鎳、鉻、錳合金的生產基地。 尤其以在印尼建設鎳鐵廠趨勢最為強勁。
目前印尼的鎳鐵廠除了華迪的鎳鐵廠位于Makassar東南方向班塔恩縣境內的工業園區、在萬丹省建設一些小型的鎳鐵廠、哈利達在籌備在北加里曼丹的煤產區建設鎳鐵廠以外,,建設中的鎳鐵項目和擬建設的鎳鐵項目基本上都選擇在蘇拉維西東海岸、馬魯古等鎳礦廠區建廠。鎳鐵項目的分布十分密集。
近來對在南里曼丹的SEBUKU島建設的鎳鐵生產線生產成本的分析,認為:或許在建設條件優越的加里曼丹煤產區建設鎳鐵生產線更為經濟。
1.在印尼 建設鎳鐵廠的優勢和劣勢:
在印尼建設鎳鐵冶煉廠的成本優勢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礦石的優勢:不受印尼政府限礦政策的影響,購買沒有礦石出口權的小礦山的鎳礦,含鎳高,價格低。目前開采中的鎳礦距離駁船碼頭距離近,陸地運輸費用不高。另外,鎳鐵廠多建在海邊,上岸后汽車運輸距離近,有的項目還直接用皮帶運輸到料場。中國的鎳鐵廠只能購買有出口許可證的礦山的鎳礦;除了長途的海洋運輸費用,還需要支付中國港口的港雜費和陸路的短途運輸費用。從這個意義上講,目前在建的鎳鐵廠的競爭力值得研究。
第二個優勢就是電費的優勢。印尼政府允許鎳鐵廠建設自備電廠,電價的優勢不言而喻。在印尼高溫高壓發電機組的電廠發電成本在0.3元(人民幣)以下,考慮電廠建設投資的回收,用電價格在0.45元以下。目前中國大部分鎳鐵廠的電價在0.55元以上,冶煉一噸鎳鐵的綜合用電量在4000Kwh以上,電費的優勢不言而喻。
第三個優勢就是燃料的優勢。印尼煤以褐煤為主,比較好的煤含揮發份在35-40%之間(發熱值>5000大卡),作為回轉窯的燃料時,從安全考慮需要摻燒30%左右的澳大利亞煤。每噸鎳鐵燃料煤用量大約為1.0噸,印尼優質褐煤的價格75美元/噸,價格不高,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
第四個是勞動成本的優勢,印尼工人的工資比較低,但是印尼工人工作效率不高,需要經過中國公司的培訓。但是他們工作認真,根據SEBUKU礦山用工計算,招募印尼工人替代部分技術要求不高的中國工人,可以降低勞動力成本。
第五個是環境成本上的優勢。目前在中國,焙燒窯的脫硫和脫硝已經是必然的配置;電爐煙氣全部回收熱能或者回收煤氣做燃料,已經沒有直接排放的工廠;干燥窯的煙氣嚴格控制外排量和煙塵濃度,并且在排放口進行實時監控。目前在印尼還遠遠沒有這樣嚴格的要求。另外,渣子的排放條件好。鎳鐵渣的外排在中國已經成為鎳鐵生產廠的老大難問題,各種渣子利用技術,在如此大量的鎳鐵渣面前都顯得很無奈。
劣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建設成本高:目前中國的企業多數選擇鎳礦所在地建設鎳鐵廠,而鎳礦集中產區分布在相對來講比較落后的蘇拉維西地區、馬陸地區、巴新地區,投資大,提高了生產的財務費用。另外,這些地區是印尼的地震帶,建筑等級要求按8級-9級地震設防,提高了建筑成本。
二是目前作為還原劑的蘭炭、焦粒和電極糊:蘭炭主要來源于中國,電極糊也從中國供貨為主。好在這兩種原料用量不大,蘭炭在配料時只占礦石量(含水20%)的礦4-5%。所以對成本影響不大。從長遠看,隨著加里曼丹中部蘭炭廠的投產,可以降低對中國蘭炭的依賴。
三是備件和耐火材料: 印尼機械制造業正在起步發展,所以一些機械和電氣設備的備件,目前還依賴中國供應。目前,焙燒窯和電爐用的耐火材料基本上全部要從中國購買,提高了生產成本。但是,回轉窯的一次性壽命已經達到8年,且8年大修時也只是更換高溫段;礦熱電爐的正常爐令也在5年以上。所以耐火材料的影響是有限的。中國已經有耐火材料企業在研究在印尼建設耐火材料工廠。
來源:新鎳網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