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妓女,狼牙套加粗震动入珠套h,被狼交的女人(h)

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歡迎您!

English服務熱線:010-59231580

搜索

增就業 促經濟 勇擔當德龍工業園:為中印尼合作共贏樹標桿

來源:國際商報

共建“一帶一路”的有力推進為更多中資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機遇,也為相關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合作共贏正在“一帶一路”國家成為主旋律。素有“千島之國”稱號的印度尼西亞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國家,在其東南部的蘇拉威西省,一座以鎳業為主的現代化工業園區--德龍工業園正沐浴著“一帶一路”合作共贏的春風崛起壯大,為中印尼更緊密的經貿合作關系樹立了榜樣和標桿。

共建“一帶一路” 布局印尼鎳業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兩年后的2015年,由江蘇德龍集團主導投資建設的印尼德龍工業園破土動工。七年多的時間里,德龍工業園已建成肯達里基地和北莫羅瓦里基地共四期項目,已投產55條鎳鐵生產線、工業園區累計實現了77.38億美元的營業收入,累計為印尼創造了11.27億美元的稅收,工業園所在縣的納稅收入增速名列前茅。目前園區內有超過3萬名印尼員工,并帶動了當地中小微企業的蓬勃發展。

據印尼德龍工業園總經理周淵介紹,江蘇德龍鎳業有限公司與中國一重集團合作投資60億元的年產60萬噸鎳鐵冶煉項目,以及與廈門象嶼集團合作投資180億元的年產250萬噸鎳鐵不銹鋼一體化冶煉項目,已分別于2017年和2020年在德龍工業園正式投產。上述兩大項目均已被納入中印尼共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庫及印尼國家戰略項目,德龍工業園也被印尼政府列為印尼國家級大型產業區。

據了解,印尼鎳礦石資源豐富,過去主要以鎳礦石資源直接出口,附加值低,環境污染嚴重,由江蘇德龍集團主導建設的工業園區,將鎳礦石加工為鎳鐵和不銹鋼產品,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稅收、就業和外匯收入,也得到了印尼政府的大力支持。

去年12月,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前往德龍工業園肯達里基地視察并出席納德思科里克工業有限公司(NNI公司)的鎳鐵廠投產慶典。

佐科表示,感謝德龍工業園為印尼帶來了最先進的冶煉技術,通過將鎳礦加工成鎳鐵,其附加值可增加14倍,如果進一步加工成不銹鋼,產品附加值就能增加19倍。相關產品生產與銷售也能夠為印尼的稅收和外匯創收作出巨大貢獻。

“我們還要看到,德龍工業園為當地創造了3萬多個就業崗位,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中國企業為印尼帶來原料加工和生產技術的同時,也為當地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同時還將推動廣大中小企業迎來更多商機,促進印尼相關行業和當地經濟發展。”佐科表示,正是包括德龍在內的多家中國企業投資,使原來只能出口鎳原礦的印尼,2021年不銹鋼出口額達208億美元,這是印尼經濟的一個巨大飛躍。

佐科此行體現了對中印尼共建“一帶一路”的高度重視,也是對德龍工業園建設發展的充分肯定。周淵表示,德龍工業園從建設到投產的實踐表明,“一帶一路”建設贏得了沿線國家的支持,深化了中國和沿線國家人民的友誼,促進了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

從最初只能出口紅土鎳礦原料,不具備工業化生產加工能力,到成為全球鎳鐵和不銹鋼生產大國,印尼鎳產業工業化升級離不開中企大型投資項目的助推。正是這些中企,為印尼豐富的鎳礦資源深度參與全球不銹鋼和新能源產業鏈提供了機會。

“園區今年鎳鐵和不銹鋼鋼坯產量預計將翻一倍,圍繞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也做了相應規劃。”周淵表示,中印尼兩國未來在鎳礦加工產業深度合作的潛力巨大。

賦能當地經濟 帶來發展紅利

今年1月20日,裝載印尼NNI公司生產的第一批13677噸鎳鐵的貨船從印尼東南蘇拉威西省莫洛瓦里德龍散貨碼頭啟航駛往中國。這是2021年12月印尼總統佐科出席該公司投產典禮后,該公司首批出產的鎳鐵產品。

如今的專用散貨碼頭,近岸停泊著幾十艘大小船只,一片繁忙景象映入眼簾:高大的起重機將園區生產的鎳鐵塊搬運到停靠的貨輪上,再運往中國加工成各種不銹鋼終端產品。據統計,2021年德龍工業園在印尼納稅超30億元。

一座工業園的發展能給一個地區帶來直觀的改變。除了繁忙的碼頭,自從2015年破土動工以來,德龍工業園幫助當地修建公路總長15公里,橋梁20座。

不僅是碼頭、公路等基礎設施,還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紅利。在園區周邊的莫羅西鎮普魯伊村,寬敞的水泥路兩旁豎起不少中文招牌,商鋪主要顧客是園區工人。普魯伊村村長馬哈迪表示,村里大部分村民做著與園區有關的工作,特別是這兩年,雖然疫情影響經濟,但園區幫助村民渡過了難關,村民都心存感激。

在德龍工業園肯達里基地,32歲的魯利·達馬迪可謂是一名老員工了。除了見證基地從一片沼澤發展到年產數百萬噸鎳鐵的工業園之外,達馬迪的生活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園區工作五年來,我和妻子還有三個孩子從簡易木板房搬進了公寓,從上下班與同事‘拼車’,到買了一輛屬于自己的新摩托車,”已是基地生產科副科長的達馬迪說,“公司還安排我去中國培訓,學習先進冶煉技術,我也學了一些中文。”

達馬迪的故事是德龍工業園3萬多名印尼員工經歷的縮影。從帶動就業到培養人才并傳授技術,中國大型鎳鐵生產企業的投資給當地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發展紅利。

目前,德龍工業園印尼本地員工占總員工數超八成。為提高本地工人技能水平,培養鎳產業發展所需的應用型人才,獲得印尼教育部門批準的德龍理工學院已于2021年5月開始招生授課。

“我們學會操作很多新工具和新設備,還掌握了先進的焊接技術。學院有免費中文課,我希望爭取到去中國培訓的機會。”負責生產設備維護的員工拉久·馬利姆說。

踐行社會責任 推進人文交流

秉承著“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一帶一路”倡議,除了規劃實施了一大批品牌合作項目外,還與各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和人文交流活動,形成了一批“民心相通”的成果。

作為扎根印尼的中資工業園,德龍工業園在"走出去"過程中不斷唱響"融"字主旋律,主動融入當地社會,積極踐行企業主體社會責任,投身當地公益,得到了東道國人民的贊譽。

早在2017年,以印尼德龍工業園董事長朱明冬和總經理周淵命名的朱明冬&周淵基金會就在印尼成立,旨在改善園區所在地教育、醫療等民生狀況。今年4月,朱明冬&周淵基金會向雅加達一家專門救助新冠患者的民間公益機構捐贈了價值110萬元的抗疫藥品,用于救治感染新冠病毒的中印尼兩國患者。中資企業與印尼共同抗疫,共同進退,有難同當,演繹了兩國“海天萬里情誼長”的深厚友誼。

據了解,該基金會成立以來,先后為印尼肯達里洪澇災害、巴魯7.4級地震、中印尼兩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累計捐贈價值超1500萬元的物資。

2021年該基金會與印尼東南蘇拉威西省政府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由該省省長阿里Ali mazi擔任基金會監事長,以加快公益項目落實。為改善工業園區所在地教育環境,該基金會成立了印尼德龍理工學院,與印尼萬隆制造理工學院、泗水瑪雅大學、泗水瑪中大學及中國多所知名院校合作,開設冶煉、土木工程、機電等3個專業,為印尼培養本土化專業技術人才。

中國企業“走出去”帶去的不只是資金和技術,也帶去了公益和愛心。印尼德龍工業園自建設開始,就始終堅持嚴格尊重當地風俗習慣,在發展壯大的同時更充分履行了企業對印尼當地的社會責任。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印尼暴發以來,印尼德龍工業園累計向印尼各界捐贈氧氣超600噸,10L制氧機1200臺、一次性口罩、藥品和食品等物資累計價值3000多萬元。

2022年春節期間,因為疫情不少中國同胞因各種原因無法回國,只能暫時居住在雅加達國際機場周邊酒店和旅館,印尼德龍工業園攜手民間公益組織希尼家園,為因疫情滯留同胞捐贈1.5億印尼盾愛心餐及春節禮包。當這些愛心餐、維生素、牛奶、春節禮包等慰問品送達同胞所住的酒店后,溫暖了同胞的心,更讓廣大同胞看到了中國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印尼德龍工業園一直秉持“企業和員工是命運共同體,公司發展成果與員工共享”的發展理念。基于這種理念,印尼德龍工業園GNI公司切實改善員工生活環境,建設了新宿舍樓,并于2022年7月8日入住。新宿舍的投入使用,是公司改善員工工作生活條件,回報員工,讓廣大員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的具體行動。正如周淵在入住儀式上所言,員工是園區最寶貴的財富,園區的發展成果要和員工共享。GNI公司要繼續加大改善員工住宿條件的力度,解除員工的后顧之憂,不斷增強員工的幸福感與歸屬感。

增強員工的幸福感與歸屬感體現在方方面面。今年端午節,在德龍工業園區工作的數千名中國員工,與印尼同事們一道,品嘗到了中印尼員工共同包的熱氣騰騰、香噴噴的粽子。端午節包粽子,增進員工間的交流,讓員工更真切感受到了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魅力。“這不僅提升了中國員工的歸屬感、幸福感,也讓印尼同事親身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營造了和諧的節日氛圍。”周淵表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