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太鋼不銹
9月9日,太鋼不銹(000825)(000825.SZ)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目前,公司的粗鋼產能約為 1294 萬噸/年,其中不銹鋼產能為 450 萬噸/年、普碳鋼材產能為 850 萬噸/年。公司現有 16 個產品系國內市場獨有、30 多個品種成功替代進口。公司全面加速太鋼智慧制造體系建設,公司“1+6”運行中心和工序智控中心全部建成投用,“寶羅”機器人(300024)應用密度快速提升,不銹冷軋廠寶羅集群已初具規模,部分工序機器人應用尚屬行業首例。
太鋼不銹介紹了上半年公司的經營情況,上半年生產經營穩定運行,高效推進各項重點工作,持續開展對標找差,扎實推進降本增效,受市場影響有所回落,但總體保持平穩,粗鋼產量完成 601.7 萬噸,其中不銹鋼 213.7 萬噸,經營業績保持平穩,實現營業收入 503.51 億元,同比增長 6.4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 20.12 億元,同比下降 57.51%。
關于公司的核心業務和產品,公司表示,目前,公司的粗鋼產能約為 1294 萬噸/年,其中不銹鋼產能為 450 萬噸/年、普碳鋼材產能為 850 萬噸/年。公司是全流程煉鋼企業,主要從事不銹鋼及普碳鋼材、鋼坯等鋼鐵產品的生產、銷售業務。公司主要產品有不銹鋼、冷軋硅鋼、碳鋼熱軋卷板、火車輪軸鋼、合金模具鋼、軍工鋼等,其中不銹鋼產品實現了品種規格全覆蓋。
據公司介紹,公司通過優化品種結構、開發國內短缺鋼材品種的研究與開發工作,成為了國內唯一可以同時生產超級奧氏體、超級雙相、超級鐵素體和超級馬氏體不銹鋼的生產廠家,重點產品批量應用于石油、化工、造船、鐵路、汽車、城市輕軌、大型電站、“神舟”系列飛船等重點領域和新興行業。軟態不銹鋼精密箔材(手撕鋼)、筆尖鋼、高錳高氮不銹鋼、第三代核電用擠壓不銹鋼 C 型鋼等新產品為我國關鍵材料的國產化發揮著重要作用。
據介紹,公司現有 16 個產品系國內市場獨有、30 多個品種成功替代進口,電磁純鐵、超純鐵素體、雙相鋼、高碳馬氏體、無磁鋼、鐵路客貨車用鋼、火車輪軸鋼等 20 多個產品市場占有率國內第一。
智能制造方面,公司近年來先后實施一系列技術改造,實現技術裝備大型化、現代化、集約化,具有生產流程短、效率高、質量優、成本低、節能環保等優勢。加快推進中厚板生產線智能化升級改造、高端冷軋取向硅鋼等重點項目,快速實現達產達效、穩定運行,提前布局信息化改造和智控中心項目,打造智慧制造新高地,實現全流程裝備最優。另外,公司全面加速太鋼智慧制造體系建設,公司“1+6”運行中心和工序智控中心全部建成投用,“寶羅”機器人應用密度快速提升,不銹冷軋廠寶羅集群已初具規模,部分工序機器人應用尚屬行業首例。
關于鎳、鉻資源的情況,公司表示,鎳、鉻資源方面,公司與業內領軍企業結成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為公司鋼鐵生產提供可靠、穩定的資源保障。
對于鋼鐵行業后市發展的看法,公司表示,上半年鋼鐵行業供應量高、庫存去化慢、需求弱的結果最終表現為供需嚴重失衡,這導致 4 月份以來鋼材價格快速下跌。目前,國內鋼廠虧損面在不斷擴大,預計下半年的形勢也會非常不樂觀,尤其是 7 月、8 月,鋼鐵行業生產經營會更加困難,預計虧損面會進一步擴大,可能是今年最為艱難的時期。展望下半年,困難很多,挑戰很大,但隨著經濟整體形勢逐步趨穩,各項保增長措施逐步落地,鋼鐵行業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的作用將得到進一步發揮,在需求結構調整中實現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有投資者向公司提問,“相比去年鋼鐵行業高盈利狀態,今年上半年不少鋼企業績急轉直下,公司認為導致業績下滑的原因是什么?”,公司回應稱,受國際形勢及疫情、產業鏈供應鏈運行不暢等因素影響,鋼材市場呈現“供給減量、需求偏弱、庫存上升、價格下跌、成本上漲、收入減少、利潤下滑”的運行態勢。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較大挑戰。上半年鋼材需求整體較為低迷,鋼鐵行業出現大面積虧損,并有繼續擴大的勢態,在一定程度上將導致鋼廠減產。一是在需求端,下游需求普遍較弱。二是在供應端,鋼鐵產量仍然居高不下,庫存去化緩慢。
公司表示,上半年受國際形勢影響,主要原燃料價格高位震蕩,尤其是不銹鋼主要原料鎳價觸及歷史最高點后持續高位震蕩,其他原燃料雖呈下降趨勢,但價格仍處于高位。上半年鎳、鉻等原料價位維持高位,對不銹鋼價格形成一定支撐,但美聯儲加息落地,大宗商品價格逐步回落,疊加下游需求萎縮,短時間內鋼材價格快速下跌,304 冷板價格距 5 月份已下降 12%,430 冷板價格距 5 月份已下降 21%。
疫情方面,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公司階段性物流受堵、發運不暢,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