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2日訊 今天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勇當排頭兵 建設強省會”喜迎二十大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10場,圍繞鋼城區“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 加快建設現代化高品質美麗鋼城”的有關情況展開介紹。記者從會上了解到,鋼城區大力發展精品鋼、裝配式建筑等優勢產業,工業產值、營業收入均達到千億級規模,工業產值占全市的15%,成為工業強市的重要引擎,獲評“2021年度濟南市推動工業強市高質量發展表現突出縣”。
濟南市鋼城區委副書記、區長程學鋒表示,鋼城區因工業而立、因工業而興、因工業而強,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基礎在工業、優勢在工業、出路還在工業。近年來,鋼城以爭創全國工業百強區為目標,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大力發展精品鋼、裝配式建筑等優勢產業,工業產值、營業收入均達到千億級規模,工業產值占全市的15%,成為工業強市的重要引擎,獲評“2021年度濟南市推動工業強市高質量發展表現突出縣”。
程學鋒介紹,鋼城區堅持鋼鐵產業升級與先進制造業培育并重,優化發展結構。鋼城區是全國唯一以“鋼鐵”命名的城市,鋼鐵產量占全省的15%。樹立“靠鋼依鋼”和“依靠不依賴”的理念,著力推動鋼鐵產業轉型,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一是產品鏈向中高端發展。實施總投資200億元的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對生產工藝、流程進行再造升級,研究開發海工用鋼、稀土鋼等產品,建成后精品鋼產品比例將達到70%以上。二是產業鏈向先進制造業延伸。加強與寶武集團的合作,整合優化萊鋼新舊動能轉換騰挪出的1000多畝土地,推動精品鋼產業延鏈強鏈,目前,歐冶鏈金項目已簽約落地,與寶武清能達成意向。全鏈條布局裝配式建筑、裝備智造、汽車零部件、新材料等制造業產業鏈,全區鋼鐵精深加工能力達到350萬噸,裝配式鋼結構構件年加工能力達到100萬噸,風力發電主軸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40%,粉末新材料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27%。立足山鋼工業副產氫優勢,前瞻性布局氫能源及工業化應用產業,重點推進鋼化聯產等項目建設。三是創新鏈向高端研發拓展。近期,鋼城區和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合作,在鋼城區成立了濟南鋼鐵產業智能制造和戰略新材料研究院,配建示范平臺、研究中心、中試產業園、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園,推進精品鋼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2021年,全區“四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1.6%。此外,鋼城區堅持引導企業轉型與品牌培育并進,激活發展活力。企業是高質量發展的主體。樹立“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的理念,聚焦發展所需、企業所急、政府所能,持續開展“送政策進企業”“ 集中服務企業”等活動,支持鼓勵企業發展壯大。一是加大技改力度。推進20個重點工業技改項目建設,完成技改投資78億元,讓老企業煥發新活力。加快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改造,引導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創建市級以上智能智造示范企業13家,其中省級智能工廠2家。二是強化科技創新。成立5個產業研究院,建成省級創新平臺27家,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4.1%,預計今年研發投入增長29%左右。實施高企培育倍增行動,全區高新技術企業總數三年翻番,達到54家;高新技術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提高了32個百分點。今年爭取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70家。三是加快綠色發展。引導企業綠色轉型,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2家、省市級綠色工廠16家。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正在爭創全流程環保績效A級企業,打造城市鋼廠綠色樣板。今年新申報環保績效A級企業3家、B級企業4家、績效引領型企業3家。四是突出品牌培育。發展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省級品牌企業54家、市級優質企業97家,全區“四上”企業突破600家,產值過億元工業企業達到37家,企業競爭力大幅提升。鋼城堅持項目引建與產業生態塑造并舉,增強發展后勁。項目就是產業增量。樹立“抓項目就是抓未來”的理念,堅持專業化招商,保姆式服務,清單化推進,集中力量開展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攻堅。一是抓項目建設。先后實施重點項目657個,入選省級重點項目31個。今年是鋼城區建設項目最多、項目質量最好、投資數額最大的一年,重點抓好8個省級、7個市級、70個區級重點項目建設,年內完成投資140億元。同時,策劃儲備項目72個,總投資425億元,其中產業類項目60個。二是抓招商引資。圍繞精品鋼、裝配式建筑等主導產業鏈條,引進項目752個。今年成立8個產業招商專班,圍繞產業鏈關鍵環節,搭建“鏈式發展”的高速招商通道,新洽談引進項目64個。三是抓營商環境。23個行業實現“一證準營”,88項審批事項實現“一窗通辦”,項目建設“全程幫辦”“容缺辦理”,實現“拿地即開工”“四證齊發”,打造“鋼好辦”營商環境品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