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礦業匯
9月2日下午,國內鋰業雙雄之一的天齊鋰業舉行了2024年上半年的業績說明會。為何虧損成為投資者關心的重點。2024年上半年,天齊鋰業實現營業收入64.19億元,相比于去年上半年248億元的營業收入,營收下滑超七成。不僅如此,去年同期天齊鋰業實現了64.52億元的凈利潤,平均每個月凈賺10億元,但今年上半年出現了52.06億元的虧損,下滑超過180%。從經營活動現金流來看,天齊鋰業也從去年同期的121.01億元下滑到了22.35億元,同比下滑達到180.92%。(1)鋰產品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以及控股子公司泰利森化學級鋰精礦定價機制與公司鋰化工產品銷售定價機制存在時間周期的錯配影響,本報告期公司經營業績出現階段性虧損。(2)SQM業績同比大幅下降。此外,SQM今年上半年受稅務訴訟裁決影響,導致其確認了約11億美元的所得稅費用,并相應減少凈利潤約11億美元。目前,鋰產品銷售價格下滑,業績下滑并非天齊鋰業個例。今年上半年,中礦資源凈利潤下滑68.52%、融捷股份凈利潤下滑45.09%、藏格礦業凈利潤下滑35.99%……盡管還有幾家鋰礦公司尚未發布半年報,但從之前披露的業績預告情況來看,A股鋰礦企業的2024年“中考”難以交出好成績。鋰礦階段性過剩仍在,但整體來看,2024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穩健,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可以預見,2024年全球動力和儲能電池仍將維持整體增長的態勢。未來,鋰行業的需求增長點仍在:第一個增長點是行業新電池技術的突破,尤其是金屬鋰負極材料的技術進步可能會對鋰原料的需求帶來增長;第二個增長點則來自未來有持續增長潛力的重要鋰應用領域——儲能市場。全球鋰行業仍然處于發展的上升期。相對于價格低迷以及行業周期而言,SQM問題對目前的天齊鋰業而言,也許挑戰性更大。根據年報顯示,2023年,SQM給天齊鋰業帶來的收益同比下滑48%,但也達到29.31億元的體量,在天齊鋰業405.03億元的營業收入中占比7.24%,在公司72.97億元的凈利潤中占比達到四成。SQM堪稱天齊鋰業的“利潤奶牛”。但近期,SQM陷入的麻煩不少。首先是稅務問題,2011年起SQM每年是按照智利稅務局通知繳稅,此前因鋰礦企業未明確納入征稅范圍,SQM還就稅費向智利法院提起訴訟并于2022年起成功不繳納礦業稅。2024年初,SQM突然公告智利法院撤銷原來的裁決結論并補繳2011年至2023財年爭議礦業稅款合計11億美元,就此事項,天齊鋰業按照持股比例22.16%計算,應分擔的凈利潤影響,金額約為17億元。其次,是權益問題。今年,SQM與Codelco簽訂合營協議并將成立合資公司,這也被視為智利政府2023年啟動鋰行業“公私合營”后的首個具體推進項目。隨著SQM或被智利國有化,天齊鋰業挑戰越來越大。僅一年至兩年,伴隨著鋰價持續下跌以及SQM風波再起,天齊鋰業的苦日子還要熬一熬。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