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環球新財訊》報道,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日前主辦2022(第十一屆)中國鋼鐵原材料市場高端論壇。多位嘉賓在論壇上分析了國內鐵礦的開發進展和鐵礦石的供需形勢。
為提升資源保障能力,優化原料供給結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向有關部委上報了“基石計劃”,建議從海外礦、國產礦、廢鋼等鐵資源三大來源入手,用2至3個五年計劃的時間,切實改變我國鋼鐵資源來源構成,從根本上解決鋼鐵產業鏈供應鏈資源短板問題。“基石計劃”實施以來,國產礦的開發進展如何?中鋼協副會長駱鐵軍在論壇上透露,目前國內鐵礦資源開發工作成效明顯。
駱鐵軍說:“一是國內鐵礦項目審批明顯加快。各地對項目審批的態度由最初的不主動轉變到現在的加速度。二是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今年前10個月,我國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長33.2%,增幅位居采礦業各行業之首。三是部分重點項目加快建設,目前已有6個重點鐵礦項目,建成后可新增鐵精礦產能近3000萬噸。”
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一級巡視員夏農說,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較快發展,技術進步,基礎設施配套條件等不斷完善,一些地區鐵礦資源開發的比較優勢不斷提高,以前在技術經濟上不具備開發條件的情況正在發生改變,這些都是加快國內鐵礦項目建設的客觀基礎和有利條件。從全國范圍看,當前加快國內鐵礦項目建設,比以往更具有潛力和空間。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進國內鐵礦項目建設。
“要統籌處理好國內鐵礦資源勘查、礦山開發和環保安全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研究完善財稅支持政策,支持國內鐵礦規模化集約化開發和綜合利用,有效解決項目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切實加快推動國內鐵礦項目建設。”夏農表示。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1月,我國鐵礦石進口量同比下降2.1%,進口均價為每噸780.9元,同比下跌27.8%。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范鐵軍說,整體來看,1月至11月我國鐵礦石供需基本平衡,對外依存度下降到78%左右。他預計:“隨著國內‘基石計劃’的推進,隨著國內鐵礦產量穩中有增的態勢在逐步形成,未來國內鐵礦資源的保障能力會逐步增強。我們預計大概‘十四五’期間,國內的原礦產量大概在10億噸,部分進口礦會被國產礦所替代,但是對外依存度可能也會在80%上下。”
范鐵軍認為,隨著廢鋼積蓄量逐步增加,電爐鋼比例提升,我國對鐵礦石的需求總體是逐步下降的。但隨著環保、低碳要求的提高,以及高爐大型化,我國對于高品質、低雜質鐵礦石的需求又會不斷增加。價格方面,接下來,鐵礦石的價格將波動下行并維持在合理區間。
范鐵軍說:“從今年的情況看,因為鋼材市場價格有所回落,全球鐵礦石的市場供應是寬松的,礦價是呈下行的態勢,預計全年平均在每噸110美元左右。但中期來看,因為鐵礦石總體從全世界來講是供大于求的,所以我認為鐵礦的價格會低位震蕩運行。”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