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由深圳市建筑工務署負責建設管理的深圳市體育運動學校過渡校區正式交付,項目僅用時42天就完成了全部建設任務。

深圳市體育運動學校過渡校區項目位于該學校(龍崗區風采路與龍飛大道交叉口)南校區體育場內,辦學規模為51個班,共2319人。校區占地面積約818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9721平方米,其中,教學及輔助用房約6105平方米,辦公用房約1999平方米,生活服務用房約1617平方米。學校由4棟3層建筑組成,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主要涵蓋教室、辦公室、籃球場及跑道等教育教學類及文體娛樂類設施,可滿足2300多名師生正常教學需求。
項目于2022年3月8日開工,5月1日竣工驗收,5月7日順利交付。
項目組織選用全裝配式快速建造體系,采取主體全螺栓連接鋼框架體系,樓、屋面預應力空心大跨度板+全預制樓板體系,內、外墻輕鋼龍骨+墻板體系。項目通過對鋼結構的設計創新及工藝優化,實現3天交付設計圖、12天預制構件出貨、15天主體結構封頂。預應力空心大跨度板+全預制樓板體系結構,實現100%裝配率,全樓干作業率達到90%,大幅降低施工能耗與現場噪聲、粉塵等污染,環保高效建造了一座高品質“騰挪體校”。項目實現異地重建利用率達95%,最大程度實現了可拆卸、可移動、可組裝。三年后,這所“騰挪體校”將拆除并重新組合成4棟3層建筑,遷移到指定地點并建成公共過渡住房,繼續服務深圳市民。

建筑外墻采用帶空腔的雙層外墻體系,屋面采用輕鋼斜屋面+平屋面的雙層屋面建筑體系,強化保溫及防水效果,確保外墻及屋面的防水保溫性能,使用舒適度等同于常規學校。項目嚴格落實深圳市和市建筑工務署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在把好現場出入、交通因素等六關的基礎上,通過“三圖兩曲線”實現智能調度,強化統籌管理,推動項目建設提質提速。項目應用了領先的建筑信息模型(BIM)系統和裝配式構件智慧協同管理平臺,高效融合裝配式設計、生產、施工全過程,實現多專業協同設計、施工現場全過程模擬,努力將施工現場可能遇到的問題解決在構件生產工廠里,實現施工現場科學動態管控以及工程質量、安全、疫情防控等實時監督,保證項目建設進度與質量。

建設過程中,項目以杜絕結構隱患、預防質量通病為目標,通過嚴抓重點區域、關鍵部位的質量控制,實行全過程質量控制。設計階段,項目組織多次技術審核會,從設計節點做法、材料選擇等方面保障質量。實施階段,項目安排監理駐場監造,委托市檢測中心對鋼結構焊縫質量進行檢測,所有一級焊縫檢測合格。驗收階段,項目委托具有消防檢測資質的第三方檢測單位,對本項目的消防系統功能進行現場檢測,檢測結論為合格。委托具有相應檢測資質的第三方檢測單位,對項目所有可密閉房間進行空氣質雖檢測,所有檢測均為合格。

市體育運動學校過渡校區建成后,將滿足招收2300余名學生的辦學需求,將為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競技體育教育事業高地、加快建設“國際著名體育運動城市”提供優質的技術人才支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