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增長的動力從投資轉向消費、房地產行業紅利逐漸消退、以及綠色低碳導向產能嚴控的背景下,國內粗鋼消費對GDP增長的彈性(強度)總體逐年下降。反映隨著地產行業關鍵指標2021年觸頂回落,中國鋼鐵消費強度中的去地產化趨勢逐步清晰。從世界人均鋼鐵產量消費vs人均GDP的全球對比來看,作為中等偏上收入國家,中國人均鋼材消費水平遙遙領先(除發達國家和地區)。這體現了制造業和出口(直接和間接鋼材出口)對中國鋼鐵消費的支柱作用正在逐步強化。一、國內粗鋼消費/GDP彈性系數逐年下降, 2023年微幅反彈

國內粗鋼消費與GDP的彈性系數關系是指兩者增長率的比值,它反映了鋼鐵行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和影響力,以及國內鋼鐵行業的發展程度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國內粗鋼消費/GDP彈性系數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并在2023年窄幅回升,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房地產投資走勢與粗鋼消費密切相關。房地產行業對鋼材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新開工階段。但近幾年房地產陷入持續低迷的狀態,導致其對鋼材的消費量顯著減少。與此同時,鋼鐵行業也在面臨著消費結構的轉型,由于城市化進程已接近尾聲,房地產行業的黃金時代或已落幕,鋼鐵行業需要尋求新的增長動力,如基建、制造業、出口等領域。此外,疫情的沖擊也給鋼鐵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比如出口的增長、供給側改革的深化、環保限產的加強等。2021年,房地產市場陷入低谷,各級政府為穩定房市紛紛出臺各種激勵政策,然而市場并未明顯回暖,反而造成了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和價格下滑。2022年,由于房地產投資繼續走弱,房地產建設用鋼需求有所收縮。然而,由于出口大幅增長和下游消費結構轉變,房地產對于鋼材消費的負面影響減弱。2023年,房地產消費的持續低迷拖累了粗鋼的消費增長。2023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約11.1萬億元,同比下降9.6%。房地產開發投資的下滑引發了建筑鋼材需求的持續萎縮。然而,得益于出口的強勁表現為鋼材需求產生較強的支撐力, 2023年粗鋼消費降幅有所收窄,彌補了地產下行對鋼鐵需求增長的負面影響。目前來看,房地產市場仍處于下行趨勢。2022年以前,房企從拿地到新開工的周期大約為三個月,但是從22年開始,由于銷售資金回流不暢,導致房企拿地的積極性不高,市場情緒低迷,因此周期逐步延長至6-9個月?,F金流充足的房企面臨在優勢地塊上的抉擇和競爭;而債務緊張的房企,銷售資金回流后則會優先用于償清債務。從全年來看,今年新開工的情況會有企穩的可能性,但是整體上對于鋼材需求的拉動效果并不如預期的顯著。因此,房地產的持續下行仍然會拖累今年的用鋼需求。制造業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柱。鋼材作為制造業基本原材料之一,廣泛應用于建筑、機械、汽車、船舶、家電等多個領域,推動了粗鋼產量和消費的增長。2023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8個保持增長。其中,2023年中國汽車制造業同比增長13%,鐵路、船舶等運輸設備制造業同比上升6.8%,電器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同比增加12.9%。雖然2024年基建投資增速或低于2023年,但制造業方面較為樂觀,以央國企投資為核心的能源和制造業需求可能有利于鋼鐵消費的進一步增長。

2022年,全球人均成品鋼材表觀消費量為221.8千克。韓國以988千克的驚人數字位居于榜首,其次是中國臺灣地區,為728.2千克;中國大陸緊隨其后,以625.8千克位列第三。各國和各地區經濟結構的多樣性,決定了鋼材的需求量的差異性。一般來說,中型發達國家和地區等強經濟體(如日本、韓國、德國等),都為出口導向性國家,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出口。

*間接出口總額根據中國海關數據加總:機械、家電、汽車、船舶、集裝箱。中國作為中等收入國家,其人均鋼材消費能夠名列前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1. 經濟結構的多樣性。中國經濟深度不容小覷,體現在產品種類的豐富性,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由此可見,中國作為制造業強國,鋼鐵作為重要的“中間商”,決定了中國的用鋼需求總體保持在較高水平,表現在人均鋼材消費超過平均水平,但這并不代表著中國鋼材內需消費水平高。2. 出口超預期支持。中國的人均鋼材消耗量在同等經濟水平國家中遙遙領先,主要受益于出口的活躍度為鋼鐵消費提供了有力的支撐。2023年由于中國的鋼材價格相對較低,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以價換量”的策略促進中國鋼材出口得以強勁增長。但也需注意,鋼材出口中也包括間接出口;2023年鋼材直接出口總額高達845.56億美元,間接出口約為2814億美元;鋼材出口數量同比增長36.2%,但總金額同比下降8.3%。鋼材直接和間接出口量的強增長,促使人均鋼材消費量維持高位。1. 隨著房地產持續下行,預計粗鋼消費對GDP系數的貢獻值將繼續下降。房地產投資仍在下行通道,雖然三大工程能一定程度上彌補地產用鋼需求下滑,但中國鋼材消費強度中的去地產化趨勢仍將強化。2. 預計鋼材出口仍將保持高位。中國的直接與間接出口的重要性和經濟的多樣性共同支撐鋼鐵需求及消費的韌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