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發展,正在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國家屢屢發聲區塊鏈:
今年以來,不管是國家還是官煤,屢屢發聲區塊鏈。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中央媒體之一,《人民日報》在年初刊發整版報道“三問區塊鏈”。
之后,央視調查欄目三問區塊鏈、數字貨幣。5月,央視“對話”欄目走進貴陽,以“區塊鏈——價值互聯新秩序”為主題展開深度報道。
7月12日,《人民日報》再發表“高質量發展,當下有為未來可期”一文指出,我國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新一輪科技革命正處于重要歷史交匯期,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程度進一步加深。
政府層面也是如此:
6月6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表工作論文——《分布式賬戶、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發展與監管研究》。
6月28日,工信部發布了一條公示信息,公示中顯示:未來六個月將大力發展區塊鏈!
7月16日,香港金管局宣布8月上線區塊鏈貿易融資平臺。
8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組織召開區塊鏈工作座談會,邀請部分地方主管部門等機構交流各地區塊鏈發展情況,分析區塊鏈發展面臨的形勢和挑戰,研究探討下一步工作推進思路。
據了解,下一步,工信部將繼續加強與各地主管部門的銜接互動,共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積極推動區塊鏈健康有序發展。
率先布局企業受益:
在區塊鏈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順應全球化需求,緊跟國際步伐,積極推動國內區塊鏈的相關領域研究、標準化制定以及產業化發展。
在政策與市場的雙層驅動下,區塊鏈相關產業有望脫虛入實,區塊鏈技術加速探索可能的應用場景。
目前,區塊鏈的應用已延伸到物聯網、智能制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數據存儲等多個領域,將為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據悉,我國分布式云存儲項目IPFS Figtoo(無花果),為解決目前數據存儲成本高、泄密易的問題,結合區塊鏈技術開發了一套智能合約應用,不僅彌補現有區塊鏈系統在文件存儲方面的短板,還將文件永久存儲和區塊鏈的特性高度結合,有能力引發新一輪的技術創新和產業變革。
此項目從正式立項至今,用了不到半年就實現了從0節點——2000多節點的跨度,且目前節點依然在穩步增長中,這對于現在的區塊鏈項目可以說絕無僅有。
亟待行業標準體系出現:
據最新報道,我國已開始著手建立區塊鏈國家標準,計劃從頂層設計推動區塊鏈標準體系的建設,預計最快將于2019年底完成。目前,有關區塊鏈國家標準計劃已經公布,相關部門也將組建全國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區塊鏈國家標準包括基礎標準、業務和應用標準、過程和方法標準、可信和互操作標準、信息安全標準等方面,并將進一步擴大標準的適用性。
工信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區塊鏈研究室主任李鳴此前表示,標準中重要一塊是信息安全的標準,也可以看出安全對于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性。
李鳴同時指出,區塊鏈標準的制定不意味著會快速推進行業發展,而是給行業一定指引。此前,中國在國際知識產權和標準等方面吃過很多虧,在區塊鏈方面,中國目前已經形成了國際化區塊鏈方面的200多項專利,甚至已站在世界技術前列。因此,我們也需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話語權。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