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這一重要論斷,對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指明了方向,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也具有很強的戰略指導性和現實針對性。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亟須解決好痛點問題
近年來,制造類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其中“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最為突出。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這“三座大山”,戳中了制造類企業的痛點。例如,市場準入限制較多,各種各樣的“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亟待打破;外部環境變化給企業出口帶來壓力,因與消費需求部分脫節,導致產品賣不出去;融資遭遇層層阻礙,導致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資金鏈緊張,制約企業再投資再發展能力;產品質量、技術標準、品牌認可度不高,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企業轉型艱難等。這些問題成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攔路虎”,也是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只有搬走這“三座大山”,才能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營造更好的環境。
例如,在電子信息領域,作為新一代電子裝聯技術的SMT(表面裝貼技術),是一個重要的基礎性產業,應用范圍十分廣泛。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取得巨大成就,SMT產業功不可沒。我國SMT產業發展迅速,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最重要的電子制造服務市場,全國SMT生產線數量超8萬條,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其中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旗下制造工廠擁有多達400余條生產線。但一段時間以來,市場、融資、轉型等問題一直制約著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從市場角度看,隨著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提速,用戶在高端設備、代料生產、品控以及交付及時性等方面的需求越來越旺盛,傳統SMT生產企業的產品質量、技術標準難以滿足需求。同時SMT的多品種小批量特點,導致采購成本高,代料業務難以開展,這些都給SMT企業帶來很大的挑戰。從融資角度看,SMT產業毛利逐漸走低,其中小微企業居多,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尤為突出。從轉型的角度看,一方面激烈的競爭倒逼企業轉型,另一方面,企業缺乏低成本的資金來源,導致信息化建設及高端設備投入不足,產品質量、技術標準、品牌認可度上不去,在“轉型的火山口”,企業進退維谷。
再如,在消費(零售)領域,隨著千禧一代逐漸成為社會生產和消費的主力軍,以互聯網、智能售貨設備、O2O等模式為特點的工業電子商務平臺(數字零食),日益成為社會所接受的消費形態。在此背景下,互聯網、區塊鏈、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將為中小企業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是解決企業發展痛點問題的有效手段。但由于工業電子商務平臺(數字零售)等技術的運用、新商業模式的探索,往往成本高、風險大,中小微企業在生存壓力之下,大部分沒有能力和意愿采用新技術、探索新模式,導致效果不佳。
針對上述情況,應當以政府為主導、以市場為主體,大力推進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發展,鼓勵大型企業、銀行等市場主體采用這些新技術,共同建設一體化生態環境,起到與減稅降費、市場準入同等甚至更大的作用和效力。
工業互聯網與區塊鏈的融通發展是解決痛點問題的有效手段
區塊鏈技術被稱為“信任的機器”,是一項顛覆性技術,正在引領全球新一輪技術變革和產業變革,有望成為全球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的“策源地”,推動“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變遷。對于企業而言,區塊鏈的核心價值在于通過技術手段全面記錄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的數據,為質量監督、產品銷售、融資活動提供真實可信、不可篡改的信任支撐。
目前,我國區塊鏈產業正在逐步形成中,已經開始在供應鏈金融、征信、產品溯源、版權交易、數字身份、電子證據等領域快速應用。加快區塊鏈與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有利于實體經濟“降成本”“提效率”,構建“誠信產業環境”,推動我國經濟體系實現技術變革、組織變革和效率變革。
因此,要進一步強化區塊鏈等新技術對企業競爭力和外部環境的改善作用,需要抓住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兩端”:制造端和消費端。只有實現這兩端數據的真實可信,才能實現企業整個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面銜接,全方位證明企業生產能力和銷售能力,提升政府、合作伙伴、金融機構和消費者對企業的信任度。通過滿足消費者需求、增強消費者信心來化解“市場的冰山”;通過真實有效的生產、銷售數據,為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貿易真實性和還款能力的證明,跨越“融資的高山”;最終以競爭力的提升、外部環境的改善,幫助企業成功穿過“轉型的火山”。
在工業互聯網與區塊鏈融通發展方面,中電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開展了一系列探索實踐。通過深化工業電子商務平臺在行業的應用,以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記賬、不可篡改、可溯源、機器信任的特性,結合中電云網(BachOS)的技術支撐,構建了中電工業電子商務平臺研發及區塊鏈應用,實現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部分工業設備資產智能評估和資產證券化、基于區塊鏈技術及身份認證(CA)的高并發可信物聯接入構件、基于支持向量機(SVM)和邏輯回歸(LR)等機器學習算法的智能信用評價體系等方面的若干技術突破,目前已經在SMT、工業電子商務平臺和高空作業平臺等行業推廣應用,打造了三款區塊鏈應用平臺,逐步提供相關服務,降低了企業信用成本,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例如,將SMT生產環節的數據,通過“工業互聯網云平臺+區塊鏈”的方式,實現生產環節數據上鏈,并與上游原材料采購和下游產品銷售數據打通,為SMT企業融資提供便利。再如,推動建立面向零售行業的綜合采購平臺,縮短供需雙方的距離,將必要的數據全部上鏈,在銷售終端為消費者提供商品真實性和品質保障,在平臺內部為合作方提供便捷的簽約流程,并為金融機構提供貿易真實性證明和基于智能合約分賬模式的還款保障。該系統建成后,可以覆蓋上千家生產、零售企業,連接數十萬臺智能零售終端設備,對接全國各類金融機構,幫助企業以全新的模式解決“三座大山”問題。
為了更好地貫徹國家工業互聯網戰略,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電互聯持續加強基于工業互聯網的設備物聯、工業大數據分析,強化融合區塊鏈的工業電子商務平臺在行業的應用。一是融合區塊鏈、大規模定制試點示范項目的中電云網正在福建莆田創建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創新體驗中心,助力數字轉型服務區域產業經濟發展。二是在基于工業電子商務平臺的冷鏈產業中,整合多家企業在工業行業物聯平臺數字化、產業信息化、數字冷鏈生態基礎設施、數字零售渠道端等領域的產業資源優勢、項目落地運營能力及資本運作能力,強強聯手,共同推進產業建設,重構基于工業電子商務平臺的冷鏈產業生態。三是在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的支持下,通過人工智能制造業技術與創新應用產業聯盟,牽頭組織福耀玻璃工業集團、海爾家電產業集團、滿緣紅(湖南)質量技術創新發展研究院、揚子江藥業、遠東電纜有限公司、江蘇陽光集團等十多家企業啟動了《“穩健設計”團體標準》編制工作,2020年將探索基于工業互聯網、融通工業大數據,基于穩健設計團標的可靠性高、研發成本低、周期短的工業互聯網質量新商業模式。四是探索工業互聯網融合網信安全在重點行業的創新試點,中電互聯、北汽藍谷信息和奇安信三方已聯合組建車聯網安全體系實驗室,推動建立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安全技術研究中心,打造汽車網絡安全評測認證體系和職業教育服務體系,開展汽車行業數字智能工廠建設和工業網絡安全研究,建設汽車行業工業互聯網安全大數據運營中心等,逐步增強汽車網絡安全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汽車行業網絡安全技術水平,促進汽車行業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五是積極打造鞋服行業的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區域平臺。
推動工業互聯網與區塊鏈融通發展的有關建議
結合全國范圍內工業互聯網與區塊鏈發展現狀,以及中電互聯現階段創新實踐的探索,現就工業互聯網與區塊鏈技術的有機結合與推廣應用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以“工業互聯網云平臺”為基礎,鼓勵企業將生產制造環節的監控、管理以及必要的采購、銷售等數據,通過區塊鏈技術全程串接,采集第一手數據,真正實現數據可信。一方面,提升工業生產管理的集中化、遠程化和自動化,保證數據安全性和遠程管理可靠性,降低工業互聯網建設過程中的安全風險和數據風險。另一方面,以生產環節的數據為有效證明,保障采購、銷售數據的準確性,為政府、監管機構和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高于普通合同、訂單為基礎的貿易真實性證明,并且充分利用區塊鏈技術特點,將可信數據傳播到外部,短期內為融資提供有效依據,長期內形成局部乃至全國一體化的企業信用環境數據支撐。
二是政府層面大力支持全社會進行相關區塊鏈平臺的建設,促進大型企業、銀行等市場主體對鏈上數據的采信。無論平臺的建設方、政府、核心企業還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只要平臺角色是中立的,數據是開放的,并且參與方承認數據的有效性,都應當予以鼓勵和支持,這樣才能避免出現“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提升區塊鏈平臺的建設速度。建議政府予以政策、資金方面的必要支持,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基于鏈上數據提供金融服務,真正建立起“敢貸、愿貸和能貸”的長效機制,使中小企業有能力跨越“融資的高山”。
三是將數字零售智能終端設備、運營系統以及支付流程與“工業互聯網+區塊鏈”平臺對接。一方面,在數字零售終端直接實現商品驗真、溯源的能力,增強消費者信心,促進企業優勝劣汰,化解“市場的冰山”。另一方面,通過與銀行合作,實現以區塊鏈數據為依據的資金管控、收入分賬,保證企業還款能力,從而幫助企業進行有效融資,擴大生產和銷售規模,順利進入新零售等領域,穿過“轉型的火山”。
四是針對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工業電子商務平臺領域,制定相關政策予以支持,以盡快形成可復制的商業模式。在525個細分制造領域中,選擇重點領域并扶持重點企業,盡快形成典型MES、相關App應用和機器人及自動化裝備。支持以“穩健設計”為代表的可靠性質量提升工程,縮小與世界先進制造水平的差距,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支持大型企業對有軟件、硬件核心技術的小微企業進行并購。
相信在政企共同努力下,工業互聯網與區塊鏈的融通發展必將不斷深入,必將能夠加快形成產業生態,更好地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 人民郵電報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