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訊 近日,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在京發布了《互聯網經濟藍皮書:中國互聯網經濟發展報告(2019)》。報告認為,中國產業互聯網面臨千載難逢的機遇,預計未來將在理論研究、行業平臺和殺手級應用三個方面出現突破,從而促進產業互聯網體系的完善。
自2015年,針對實體經濟跟互聯網融合發展,我國已經提出了產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數字經濟、智能制造和數字孿生體等新概念,產業互聯網作為字面含義跟傳統互聯網最為接近的概念,自成體系,成為眾多概念中脫穎而出的新興力量。工業4.0研究院在《全球工業4.0研究報告(2019)》中明確提出產業互聯網將與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三分天下,成為引領我國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支力量。
在我國推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智能制造主要在制造企業的工廠發揮作用;工業互聯網作為我國“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的主要承載概念,重點在制造企業,其主戰場是從工業設計、生產制造到產品維護這個全價值流程;產業互聯網在廣泛的實體經濟中發揮作用,利用我國互聯網大國建設的各種基礎設施,更好支撐實體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其發展空間巨大。
首先,產業互聯網還是一個描述性的概念,雖然有一些專家提出了定義,但均未在行業內得到共識。為了推進產業互聯網持續良性發展,產業互聯網需要解決范式構建的問題。
工業4.0研究院給出的定義為,“產業互聯網是消費互聯網對應的概念,它借助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和數字孿生體等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促使傳統產業鏈的優化和重組,更好提供產品和服務”。
其次,對于產業互聯網的發展,目前還缺乏有針對性的行業平臺,這導致消費互聯網賴以快速發展的平臺模式發揮不出效用。雖然一些企業在自身所在行業建設了產業互聯網平臺,但大部分僅僅把消費互聯網領域的平臺平移到行業應用來,并未對所進入行業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也未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術研發,所建產業互聯網平臺可以賦能的潛力有限。
不少企業家已經意識到產業互聯網落地實施的挑戰是多方位的,不能以單點或單域改進作為產業互聯網應用的核心,還需要以經濟學視角去看產業發展趨勢,以及從管理和產品全生命周期做綜合治理,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經營戰略,換句話講,任何希望在產業互聯網領域大有作為的企業,都應該有一個產業互聯網戰略,指導未來三年的經營管理工作。
最后,在系統布局產業互聯網平臺的基礎上,要讓平臺發揮作用,必須找到行業的痛點,打造殺手級應用。前面提及的紅領公司,在服裝行業打造個性量體裁衣的賣點,并未達到預期大量定制西服的目標;但一些在家居行業的企業,利用房地產發展迅速,房主有意愿定制化家具等需求特點,打造了一套低成本的定制化體系,它們通過可以定制化的產業互聯網前臺,讓消費者自行提交各種定制信息,這些信息流動到產業互聯網后臺,跟生產現場的信息系統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良好的互動。
在一些制造企業的產品服務中,逐步把產品交付后的運行維護作為痛點來解決,利用產業互聯網平臺提供的預測性維護,大幅降低了傳統運行維護方式的成本,同時也提供了新價值。事實上,按照國際標準ISO 55000的資產管理要求,這實際上是利用物聯網技術,提供了一個產業互聯網殺手級應用。
基于以上分析,中國產業互聯網面臨千載難逢的機遇,預計未來將在理論研究、行業平臺和殺手級應用三個方面出現突破,從而促進產業互聯網體系的完善,大量的中小企業逐步加入產業互聯網生態,將使之繁榮昌盛。
(責編:楚天舒(實習生)、常紅)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