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倉登 作者:易福華 北京微分格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北斗與5G技術,融合物理空間與信息空間的數據,構建“物信合一”的倉單數字信用,提升存貨(倉單)融資的信用水平;并通過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實現“人、貨、工具”的智能識別,以及各類反欺詐技術,保證存貨的真實性、透明性、可溯源性,提高存貨(倉單)融資的智能風控水平。基于全面的數字信用體系與智能風控體系建設,推動存貨倉單化、倉單電子化,逐步建立健全存貨(倉單)融資服務體系,加速全國性可流轉倉單體系建設。 背景概述 據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IFC)專家估算,中國的存貨總量在100萬億左右,中國各類型存貨融資量的年度發生額在5-8萬億之間,融資率極低、市場缺口巨大,急需發展存貨(倉單)融資業務,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近年來存貨(倉單)融資的風險案件頻發,讓很多金融機構望而生畏,痛點主要集中在評估難、監管難、數據難、確權難、處置難、標準難六個方面。如何通過科技賦能,重構倉單數字信用,保證存貨的真實性、透明性、可溯源性,提高倉單數字信用與智能風控水平,擴大存貨(倉單)融資比例,解決金融機構放貸過程中貨物融資率低、壞賬率高、倉單重復質押、空單質押、虛假騙貸等一系列問題,變得尤為突出。 隨著物聯網技術快速發展,NB-IoT、北斗逐步普及,5G時代已然到來,傳感器硬件的價格、通訊成本、物聯網平臺費用變得越來越便宜,技術越來越穩定成熟。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中,明確提出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強調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對自主創新與產業應用的重要性。以上背景讓物聯網和區塊鏈技術應用于貨物監管成為了“落地可行”,巨大的存貨(倉單)融資市場在“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北斗與5G”到來的今天將被逐步激活。 科技是解決存貨(倉單)融資發展困局的關鍵鑰匙,本文將全面闡述如何運用科技手段賦能倉單數字信用與風控建設,實現存貨(倉單)融資的全流程可視化、數字化、標準化監管,推動存貨倉單化、倉單電子化,逐步建立健全存貨(倉單)融資服務體系,加速全國性可流轉倉單體系建設。 技術應用與創新 隨著先進科技的深入應用與普及,我們已經有了更先進、更便捷、更低成本的科技手段,更加有利于打造實時、可信、風險可控的數字化控貨平臺。在全國可流轉倉單體系中,如何基于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在控貨領域的應用與創新,重構倉單數字信用,實現倉單智能風控變革,是重中之重! 基于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客觀、實時、可信的倉單數字信用,實現倉單的全方位的物聯感知、多維度畫像、風控智能化。 (1)物聯網是萬物互聯技術,有助于實現物聯世界與信息世界的融合,構建“物信合一”的客觀信用。通過物聯網技術,融合北斗與5G技術,實現“人、貨、工具、環境”等的全方位感知,提升貨物的感知能力與風控水平。人可以通過刷臉、定位等技術實時跟蹤,貨物可以通過電子圍欄、智能攝像頭、溫濕度傳感器、RFID、數量測量儀等技術實現安全、品質、數量等維度的全方位監管,叉車等工具可以實現智能定位、作業跟蹤與控制,通過攝像頭、傳感器等實現內外部環境的立體化監管。 (2)區塊鏈是信任技術、連接技術與生態技術,有助于實現數字信任,連接交易各方并快速形成互信,加速倉單體系生態建設。數字信用包括交易主體、交易數據、貨物監控、貨物巡檢、運營日報等各維度數據,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數字信用的分布式記賬、不可篡改、智能合約,提升可流轉倉單體系的信任水平,加速數字信用構建。 (3)大數據是數據融合技術,實現各維度、各空間、內外部數據的融合,實現貿易鏈的真實性、透明性、可溯源性,有助于構建貿易鏈、資金鏈、物流鏈,提升數據資產價值。 (4)人工智能是智能風控手段,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人臉識別、貨物識別、工具識別,以及智能預警、智能巡檢等各類反欺詐服務,提高智能風控水平。 平臺需求與實現 在技術控貨平臺實現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酌情應用成熟技術,通過試點示范的方式,逐步實現技術與業務的迭代,積累技術與風控經驗,保證實用性、經濟性、可擴展性和先進性。 (一)如何構建倉單數字信用 倉單數字信用是存貨(倉單)融資的基礎,既包括物理空間的真實貨物感知,又包括信息空間的虛擬數字感知,通過融合物理空間與信息空間,構建真實、可信的數字信用。 (1)基于物聯網技術實現物理空間的感知,主要指貨物的智能化感知,包括貨物識別、貨物評估、貨物定位、實時監測等;貨物的全流程追蹤管理,包括智能封裝、智能物流、存貨巡檢、動態出入庫等。 (2)基于大數據技術實現信息空間的感知,主要指集成倉庫管理系統(包括存貨信息、出入庫信息等)、外部征信(包括交易主體的輿情信息、第三方價格系統中貨物的實時價格信息等)、第三方處置系統等內外部信息,保證信息空間的完整性、關聯性。 (3)通過大數據與區塊鏈技術,融合物理空間與信息空間數據并上區塊鏈,構建“物信合一”的數字信用。 (二)如何構建倉單智能風控 基于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圍繞存貨(倉單)融資痛點,逐步探索和創新解決方案,實現被動管理變為主動管理、事后追蹤變為事先預防、自動預警、智能巡檢、反欺詐等,助力存貨(倉單)的高效、安全、可信質押融資,存貨(倉單)融資痛點如下圖所示。 (1)評估難的問題,通過AI攝像頭、數量測量儀、掃描儀、飛行器成像儀等,實現貨物重量評估、質量評估,甄別中空、夾帶等現象。 (2)監管難的問題,通過AI攝像頭、電子圍欄、電子巡更、電子信標等手段,實現對“人、貨、工具、環境”的實時監管,包括人的定位、貨物的監控、車輛與工具的識別、內外部環境的監控。 (3)數據難的問題,通過大數據技術,融合物聯感知數據與內外部信息系統數據,構建“物信合一”的數字信用,形成“信用雙胞胎”映射關系,實現數據的實時性、真實性、關聯性。 (4)確權難的問題,通過區塊鏈技術,以及統一倉單登記平臺,實現物理倉單數據上鏈,電子倉單數據上鏈,解決確權問題。 (5)處置難的問題,對接統一倉單登記平臺、內部處置系統、第三方B2B貿易平臺,實現貨物的快速處置。 (6)標準難的問題,逐步完善倉庫準入標準化、存貨監管標準化、倉單流轉標準化,實現存貨(倉單)融資的準入、作業與流轉規范。 (三)如何實現線上線下倉單監管、畫像和交易 通過在標準倉庫內部署AI攝像頭、傳感器、智能鎖、UWB定位等智能設備,完成“物理倉單”與“電子倉單”的數據同步與映射、風控策略執行、預警與風控督導,并根據各維度指標進行倉單畫像和評級,實現線上線下倉單監管、畫像和交易,如下圖所示。 (四)數字控貨平臺的核心模塊 數字控貨平臺主要包括標準倉的智能管控,標準倉的數字信用,標準倉的風控督導,標準倉的倉單確權四個部分功能。 (1)標準倉的智能管控:基于物聯網技術,連接標準倉內AI攝像頭、智能鎖、電子圍欄、電子信標、傳感器、數量檢測儀等,實現標準倉的物聯監測和邊緣風控能力。 (2)標準倉的數字信用:基于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融合標準倉內設備數據、傳感器數據、倉庫管理數據及第三方系統數據,構建“物信合一”的倉單數字信用,并實現倉單信用數據上鏈、倉單信用畫像與評級。 (3)標準倉的風控督導: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針對不同的監管要求,實現不同的風控策略、智能預警、工單督導等。 (4)標準倉的倉單確權:基于區塊鏈技術,遵循全國可流轉倉單體系,對接統一倉單登記平臺,解決重復質押和虛假倉單,實現可信倉單上鏈、確權和交易。 (五)在構建數字控貨平臺的過程中,做到四個“強化” (1)強化物聯網的感知價值,我們知道“人是不可靠的”,信用數據的構成離不開設備感知數據,將來50%以上的設備數據將用于數字信用。 (2)強化區塊鏈的信任價值,區塊鏈是生產關系領域的革命性技術,是解決各參與方的信任技術,通過數據加密、分布式記賬、智能合約等技術手段,實現數字信任、價值分配。 (3)強化人工智能的風控價值,通過人臉識別、貨物識別、工具識別,以及智能預警、智能巡檢等各類反欺詐服務,提高智能風控水平。 (4)強化貿易鏈的數據價值,逐步加強產業上下游的深度融合,借助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技術,構建基于上下游的產融大數據。 存貨融資發展展望 存貨(倉單)融資的發展需要技術控貨的賦能,包括重塑倉單數字信用、強化倉單智能風控,以及需要加速全國可流轉倉單體系的建設。 (一)重塑倉單數字信用 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人、貨、工具、環境、系統”等的全方位感知,加速了倉儲貨物的感知水平;通過大數據技術,融合供應鏈各環節,構建供應鏈圖譜,實現貿易鏈的真實性、透明性、可溯源性;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監管數據的分布式記賬,不可篡改,智能合約,提升可流轉倉單體系的信任水平,加速數字信用構建。 (二)強化倉單智能風控 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人臉識別、貨物識別、工具識別,以及各類反欺詐技術,提高智能風控水平。人可以通過刷臉、定位等技術實時跟蹤;貨物可以通過電子圍欄、智能攝像頭、溫濕度傳感器、RFID、數量測量儀等技術實現安全、品質、數量等維度的全方位監管;車輛、叉車等工具可以實現智能定位,防止濫用。 (三)加速全國可流程倉單體系 基于全面的數字信用體系與智能風控體系建設,推動存貨倉單化、倉單電子化,逐步建立健全存貨(倉單)融資服務體系,加速全國性可流轉倉單體系建設。 未來,供應鏈金融的核心競爭力將體現在對供應鏈的全鏈條構建能力上,由于倉儲與貨物的物理屬性,存貨(倉單)融資將會是供應鏈金融中的核心環節,從“倉”出發,并通過科技手段,將倉庫“貨物”變成“數據”,“數據”變成可融資的“資產”。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中國的存貨總量已達100萬億左右,融資率在5-8%之間,而國際可達60-70%,缺口巨大,隨著數字信用體系、智能風控體系、全國可流轉倉單體系的逐步完善,存貨(倉單)融資市場前景異常廣闊!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