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制造業物流規劃與機巧改善
物流行業的趨勢取決于在業務流程中實施技術驅動型創新所產生的重大變化。下一代物流管理解決方案正在朝著使全球供應鏈更加以客戶為中心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物流流程的自動化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流程的生產率和效率。供應鏈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的提高對于維持各個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靈活動態關系至關重要。
物流和供應鏈的發展趨勢有十大趨勢
一、硬件日趨標準化與模塊化,軟件趨向個性化與智能化:
以實現供應商一體化擴展、協作式規劃與管理、降低復雜度、減少采購成本的目標。
過去物流技術與裝備發展趨勢是機械化與自動化,技術的變革以硬件創新為主,軟件系統起的作用非常有限。目前物流技術與裝備的創新逐步向自動化、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升級,物流技術與裝備越來越呈現出軟件與硬件融合的趨勢,軟件的作用越來越大,特殊的技術產品,軟件的進步已經逐步占據了主導作用。
比如:無人倉系統集成、智能自動化倉庫系統集成等工程,倉儲執行系統WES、倉儲控制系統WCS等越來越重要;物流機器人的指揮調度系統、自主導航系統、自動執行能力等越來越重要,從過去的AGV向AMR進化;物流技術裝備系統的功能化模塊與軟件結合,推動系統柔性化發展等等。
物流技術裝備的軟硬件結合發展趨勢:
一是物流系統智慧大腦調度控制軟件技術越來越得到了設備供應商的重視;
二是內部物流的物流技術裝備系統系統越來越與企業供應鏈管理系統協同管理,無縫對接;
三是智能硬件與智能硬件系統越來越柔性化,滿足各類作業需求;
四是基礎智能硬件產品越來越與物流系統平臺無縫對接,形成業務場景,對接服務場景,提供解決方案;
五是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5G、區塊鏈等新技術不斷與物流技術裝備系統對接,提供智能加持。
二、輕量化和集群智能:
機器人的體積越來越小、材料越來越輕,規?;鹤鳂I成必然。
集群是指一大群相同的自然生物或人造生物,其個體擁有的智慧有限,但通過群體合作能夠實現僅憑個體能力無法實現的更高目標。這里的關鍵詞是智慧有限的相同生物。自然界中的典型例子包括螞蟻、蜜蜂和白蟻。這些昆蟲似乎都沒有推理能力 - 它們只是以簡單的方式與群體中的相鄰個體以及當地環境進行接觸。但是作為一個群體,它們能夠出于繁殖的目的建造出最復雜的巢穴。然而,它們不需要與其它同類進行直接互動:例如,螞蟻從食物源回到巢穴時會通過釋放信息素留下一條蹤跡,以便同伴跟蹤。這種通過改變環境(留下有意義的標記)來影響后續個體行為的過程被稱為共識主動性。它引出了無需中央領導或規劃的強大集體智慧 – 集群智能。
使用大量相對原始的機器人以集群的形式執行指定任務,而非使用數量較少、性能更強大、完全自主且相互協作的機器,這樣做有哪些優勢?這還取決于應用。請考慮集群工程的以下實用優勢:
簡單性:集群機器人雖然是自主運行的,但是能夠執行的動作有限。因此較小的處理器適合小型機器人的功能。
可擴展性:需要規模更大的勞動力隊伍?只需增加更多相同的機器人即可。因為所有的互動都是在局部進行的,所以它們能夠立即有效地開始工作。
容錯性:如果機器人停止工作,勞動力減少,但是群體任務將繼續執行,可能需要的時間稍有延長。
平行性:相同的任務可以由獨立的“團隊”在不同的位置執行。
在軟件中模擬共識主動性非常簡單;而在硬件中創建與螞蟻的信息素間接溝通等效的模擬要困難得多。大多數設計用于集群研究的機器人都采用了基于紅外線、藍牙或 WiFi 的直接無線通信。這意味著,對集群機制的研究大致分為兩個流派,即基于“自然”的間接過程和基于“人造”的直接過程。
三、高柔性自動化:
機器人正在從傳統 AGV發展到多功能搬運機器人,甚至攀爬搬運機器人;
智能機器人未來一定是全能的,既能在地上跑也能上貨架,既能在倉庫跑也能到生產線上去。
四、基于物聯網推動全流程數智化:
如卡車上配備測量果蔬成熟度的傳感器,及時發現可能要壞掉的果蔬,為調度提供實時信息。
在數字經濟時代,最重要的兩個關鍵元素是“數”和“智”。數智化,顧名思義就是“數”和“智”的結合?!皵怠本褪菙底只?,從消費端到供給端的全域、全場景、全鏈路的數字化,如品牌、商品、銷售、營銷、渠道、制造、服務、金融、物流供應鏈、組織、信息技術等11大商業要素?!爸恰本褪侵悄芑腔跀底只拈]環來進行智能決策,實現對市場需求變化的精準響應、實時優化和智能決策。過往的企業決策,管理者往往依賴經驗,或是依靠低效率的信息收集方式,如問卷調研、來自渠道商的信息匯總等。而今天的智能化決策,則是數據支撐下的高效決策乃至于自動化決策。
進一步地看,數智化給企業帶來的變化可以概括為:因數而智,化智為能。
因數而智,主要是指通過數據智能,重建企業決策機制,使決策機制由基于經驗和少量信息的模糊決策,轉變為基于數據的實時、精準、智能決策。
化智為能,則是相比傳統企業,高度數智化的企業可以獲得新的能力、新的優勢,獲得面向未來的“代際優勢”,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也將得到全面提升。
新標桿: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助力數智化
在數智化商業的發展浪潮中,星巴克、歐萊雅、蒙牛、雅戈爾、寶島眼鏡、立白等眾多富有變革精神的國內外一流企業,攜手阿里巴巴所開展的創新實踐,正在鍛造和展現出數智化轉型的前沿探索和最佳實踐。
作為全球最大、也是最具生態多樣性的零售平臺,阿里巴巴擁有著強大的to C服務能力。并且,阿里巴巴從最初的B2B業務開始,就擁有了to B服務的基因。經過20年的積累和沉淀,阿里巴巴已經發展成為從商業到金融、物流、云計算、組織管理等要素在內的生生不息的數字經濟體,在C端和B端都形成強大的服務能力。這兩大能力的結合及產品化,正是2019年初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得以提出的自然結果。
五、數字孿生:
將物流的物理維度和信息維度整合,并通過 AI等技術讓智能物流走向更高層面。數字孿生能在哪些場景落地?實現哪些價值?如何實現?發展數字孿生的關鍵點是什么?
從服務鏈條來看,數字孿生可以拆解為數據采集、數據建模、數據應用三塊。
數字孿生的數據采集,是綜合利用衛星遙感、航空傾斜攝影測量、激光雷達測量等技術手段,囊括對地表、室內、地下、水下等全物理空間場景的三維數據采集。
在采集硬件方面,主要由傳感器和載荷構成。其中傳感器負責采集物理世界的各類真實數據,包括高精度傾斜攝影光學傳感器、高光譜傳感器、激光傳感器等。載荷是傳感器的“交通工具”,包括無人機、固定翼飛機等。
數據采集環節的技術難點、關鍵點在于采集傳感器,主要體現在2個指標:
能在高空作業時具備高精度。
單位時間的拍攝采集效率。
這兩個指標綜合決定了數據采集的質量、效率、成本。
六、智慧供應鏈云平臺
促成供應鏈生態圈的形成與發展:智慧供應鏈云平臺整合了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形成整體價值鏈的網絡體系,未來將具備全流程數字化、基于大數據和預測算法的透明化、 AI智能決策化等特征。
七、生產與物流不斷融合:
德國正在研究未來的汽車制造,探索怎樣讓物流更好地與生產實現全自動對接。
八、人機協同的智能物流系統:
如機器人可以在倉庫自主導航和避障、自主搬運貨品和返回空托盤,還可以把工人帶到需要人工揀選的位置,與工人一起完成物流作業。
九、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物流系統。
近年來,物流行業發展基礎和整體環境發生顯著變化,新興技術廣泛應用、包裹數量爆發增長、用戶體驗持續升級等因素對物流企業的運作思路、商業模式、作業方式提出新需求、新挑戰。作為物流行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人工智能進入物流領域的時間盡管相對較短,但發展環境非常有利。政策層面,國務院、發改委等政府相關部門紛紛出臺物流相關政策及規劃,鼓勵企業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及產品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經濟層面,一方面全國物流業總收入始終處于穩定增長狀態,另一方面物流總費用依然居高不下,企業亟需進一步控制物流成本,“人工智能+物流”的空間極為廣闊;社會層面,“人工智能+物流”既能滿足城市居民對提升即時物流服務效率的需求,又可拓展快遞快運的服務邊界以惠及農村居民。
十、區塊鏈技術:
在物流與供應鏈上應用,能確保交易安全、數據產權和追根溯源。
區塊鏈是一種在對等網絡[ 也稱點對點網絡,是無中心服務器、依靠用戶群(peers)交換信息的互聯網體系,可以減少傳統網絡的傳輸節點,降低資料遺失的風險] 環境下,通過透明和可信規則,構建可追溯的塊鏈式數據結構,實現和管理事務處理的模式,具有分布式對等、鏈式數據塊、防偽造和防篡改、透明可信和高可靠性等五個方面的典型特征。
區塊鏈的開放、共識,可以使物流車隊、倉庫和一線物流服務人員等參與方都可以充當網絡中的節點,實現物流過程信息的透明性和真實性;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可消除對可信中介方的依賴,同時也能避免因網絡攻擊造成的系統癱瘓。
物流供應鏈中企業之間的生產關系較為復雜,涉及因素較多,會受到經濟、社會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通過區塊鏈技術的共識機制構建去除第三方的信任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可以使上下游的物流企業加強對彼此的信任。
物流上下游企業各有一套信息閉塞的物流系統,通過區塊鏈可以打造一個既透明又充分保護各方隱私的開放網絡,提高物流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力。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確保分類賬、數據和資金的安全,提高了企業的財務安全??勺匪莸奶匦詭椭锪髌髽I追溯貨物來源,共享的分類賬本可以讓上下游參與者在任何時候查看商品出處。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