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時代,傳統的產業結構和生產經營模式已難以適應新時代經濟發展的需要,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建筑傳統產業也急需通過建筑產業互聯網進行產業鏈供給側的數字化改造和優化,通過數字新技術賦能提升生產力,從而建設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協同發展的新型建筑產業體系。
本文內容節選自《產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轉型研究(第一期 建筑產業互聯網)》,主要論述了建筑產業和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的總體發展情況,指出建筑業整體數字化水平目前相對落后,而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是促進建筑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正在促使建筑業向數字化時代邁進。
1、產業情況
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目錄,建筑業指國民經濟中從事建筑安裝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以及對原有建筑物進行維修活動的物質生產部門,由房屋建筑業、土木工程建筑業、建筑安裝業及建筑裝飾、裝修和其他建筑業四個大類組成。建筑業一直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自2012年以來,建筑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始終保持在6.85%以上,2021年雖較上年有所下降,但仍然達到了7.01%。2021年,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實現增加值80138億元,比2020年增長2.1%,但增速低于國內生產總值6個百分點。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0年統計公報數據,2020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26.4萬億元,同比增長6.2%,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場規模。盡管新冠肺炎疫情給建筑行業造成極大的影響,但是隨著國家各項政策措施的實施,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建筑業發展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國內建筑市場仍將保持持續穩定增長。“十四五”期間,國內建筑市場將從中速增長期進入中低速發展期。根據《全球建筑業2030》報告的預測,中國的建筑業在“十四五”期間將以4.8%左右的速度增長。
建筑業企業數量約13萬家。2011-2021年,中國建筑業企業數量整體呈現上升趨勢。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建筑業企業128746個,比上年增加12030個,增速為10.31%。但整體增速較上年減少了2.12個百分點,這也是建筑企業數量增速在連續五年增加后出現下滑。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建筑業企業7826個,比上年增加636個,占建筑業企業總數的6.08%,增速較上年下降0.08個百分點。
國內大型建筑資質企業數量漸增,中小企業數量龐大。據住建部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國內工程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增至744家,其中國有企業有385家,民營企業有359家,特級資質數量增至934項。從特級資質專業類別來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穩占大頭,占整體特級資質的55.3%。例如,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是“五特”企業,坐擁建筑工程、公路工程、鐵路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五個特級資質。“四特”、“三特”、“雙特”和“首特”企業數量也在繼續增加,分別達24家、26家、72家和621家。去除上述特級資質企業744家,剩余大量企業均為建筑中小企業。
(1)企業數量眾多,中低端市場競爭激烈。目前國內建筑施工行業雖實行嚴格的準入制度,但介于最低資質等級的要求相對較低,總體行業內企業數量眾多,集中度低。除了專業性較強的細分領域,整體行業競爭較為充分,尤其在低端市場的細分領域,市場競爭更為激烈。
(2)資質企業多,企業分布區域不均衡。2021年我國建筑企業資質所在的區域分布仍然非常不均衡,東部地區特級資質企業數量多,水平比較高;而西南、西北、東北、中部地區特級資質企業數量偏少,資質水平普遍偏低,整體資質水平有待提升。截至2021年底,我國共有特級資質建筑業企業744家,從各地區擁有的特級資質建筑業企業數量上看,排在前六位的分別是江蘇、浙江、北京、山東、湖北和廣東。江蘇、浙江的建筑業總產值近年來一直領跑全國,其特級資質建筑業企業數量多、實力雄厚,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則憑借首都的區位優勢,占據了第三的位次。744家特級資質建筑業企業共有不同類別的特級資質934項,從各地區擁有的不同特級資質類型項數上看,排在前六位的地區沒有變化,但北京由第三位變為第一位,江蘇、浙江并列第二位,山東、湖北、廣東位次沒有變化。
(3)建筑企業正在從過去的粗放式發展轉向精細化發展。近十五年來,除2014-2018年外,建筑業總產值的增速要大于建筑業增加值的增速,表明建筑行業的增長屬于粗放式增長。從2014年起,建筑業增加值與建筑業總產值的增速差距越來越小,建筑企業正在從過去的粗放式發展轉向精細化發展。
(4)產業集中度仍然較低。根據美國《工程新聞記錄(ENR)》和《建筑時報》共同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承包商80強和工程設計企業60強”排名,統計了中國承包商80強的CR8產業集中度發現:我國2021年建筑企業承包商80強產業集中度為64.95%,屬于低集中寡占型。
(5)產值利潤率持續走低。近十年來,建筑業企業利潤總額總體持增,但行業產值利潤率卻連續三年出現下滑。2021年,中國建筑業產值利潤率為2.92%,相比2020年下降了0.28個百分點,且在研究統計期內首次跌破3%。
(1)建筑業向建筑數字化時代邁進。1980年,隨著CAD進入中國,中國建筑行業逐步向建筑信息化階段邁進,由傳統人工為主、效率低下轉變為利用信息化技術實現企業內部的辦公協同及流程管理在線化,業務流程優化成為這個階段的核心。近年來,伴隨建筑信息化的深入發展,建筑行業對建筑數據有愈加精細化的需求,建筑信息管理系統(BIM)成為建筑行業的底層技術,結合云大物智移等新型數字化技術,建筑行業加快貫穿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轉型,進入建筑數字化發展階段。領先的建筑企業在該階段充分積累行業數據,進入數據與業務深度結合的數智化發展新階段。
(2)建筑行業整體數字化水平相較落后。根據實體經濟企業數字化程度研究,建筑業數字化程度位于并列倒數第二位,僅超農牧業,建筑行業整體數字化水平仍較為落后。
(3)已有部分建筑企業開始建設自己的數字化組織。2021年廣聯達發布的《建筑業企業信息化應用分析(數字化轉型白皮書)》顯示,在組織機構建設方面,建筑企業建立公司層組織的企業多達75.6%;7.8%的企業選擇與第三方合作。值得注意的是,已有12.2%的企業開始建設自己的數字化子公司。
(4)建筑數字化產品的市場小且技術壁壘高。建筑業數字化轉型涉及的關鍵軟件相比其他軟件具有滲透率低、產值小、開發時間長、投入高、價值隱蔽且軟件與用戶綁定緊密導致應用領域極窄等特點。盡管近年來政策大力支持建筑業數字化轉型,建筑數字化產品市場快速發展。但建筑業關鍵軟件還是形成了較高的壁壘。另外,建筑行業內企業數量眾多,但大多規模較小,只有少部分頭部的大型央國企才有實力從技術基礎設施、軟件研發、工程管理全過程應用和數字化生態建設等方面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
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是建筑產業互聯的基礎設施,在鏈接建筑產業內各類企業主體的同時,輸出自身技術到產業內形成數字化轉型標準,促使各類建筑企業主體更好的利用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是促進建筑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是打通建筑產業上下游產業鏈、實現產業升級的重要依托,也是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墊腳石。
建筑產業業務價值鏈的目標是用戶價值鏈,業務基本活動包括可行性研究、立項審批、拆遷準備、勘察設計、材料采購、建筑施工、結算驗收與物業管理等,這是業務價值形成的基礎和框架。基礎支撐活動是招投標與合同、監理、政府監督等,通過招投標挑選承包商承擔基本活動,用合同形式固定關系并明確責權利,質量保證和技術審核在建筑業務中主要依靠監理執行。在政府和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各級政府主管部門、政企以及產業上下游之間的協同、協作、共享和開放是數字化轉型重點關注的內容,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應運而生。
目前,在政產學研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在加速探索創新。2020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到2025年,實現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初步建立,產業基礎、技術裝備、科技創新能力以及建筑安全質量水平全面提升。
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通過大數據驅動和賦能,促進建筑產業數字化、數智化發展,其架構體系主要包括建筑產業生態、建筑智慧應用、建筑服務支撐和建筑政務監管等四大層面。
建筑產業生態層面。該層面具體的建設內容包括建筑產業服務分類和集成建設等。其中互聯互通的各類產業服務包括但不限于產業教育、產業金融、勞務用工、建筑設計、BIM建模、工程保險、工程檢測、集采交易等。
建筑智慧應用層面。該層面具體的建設內容包括應用集成、應用分類管理與數據交互建設。應用集成建設包括但不限于開放、包容的接入產業各類應用、提供統一實名用戶認證與消息協作等功能。應用分類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智慧集采、智慧建材、智慧勞務、智慧工程、智慧交付、智慧設計、智慧征遷與智慧成本等。數據交互建設包括但不限于支撐產業數據交換,內容包括監管基礎數據共享及產業數據采集等。
建筑服務支撐層面。建筑服務支撐層面主要以政府端和產業端數據互聯的中間人角色存在,為各級政府提供數據信息采集渠道,為企業從政府獲取監管數據提供對接通道。具體的建設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信息交換服務、基礎檔案信息庫、用戶實名管理、即時通訊協作、產業服務管理、應用開發平臺等功能。
建筑政務監管層面。在國家“一網統管”的智慧城市建設框架基礎上,實現各級主管部門(住建、交通、生態環境、水務、應急管理等部門)與產業應用系統互聯互通與信息跨層級共享。具體的建設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監管基礎數據共享、行業監測信息發布等功能。
(1)以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全面促進業務監管提升。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圍繞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設、技術創新、管控流程,集聚整合建設工程全過程、全要素數據資源,保障數據安全、可溯源、共享、互通,實現工程動態、政策發布主動精準推送、實時跟蹤,全面賦能政府監管、企業管理與產業協同。
(2)以數字化轉型賦能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建立體系化的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配套完善的行業管理制度與標準,通過政策與市場的雙輪驅動,加快建筑行業數字化轉型進程,推動信息化與建筑產業全面融合、與不同場景業務應用深度結合,有效改變傳統流程固化、效率低下的管理模式,以數字化改革創新為源,賦能建筑產業高質量發展。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