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數字金融作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逐漸成為各地政府關注的焦點。然而,在探索產業數字金融的過程中,許多地方遇到了金融產品和服務單一、模式雷同、政策支持不足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將從政策支持、資金來源及平臺搭建三個方面,探討地方政府發展產業數字金融的新思路。
為了推動產業數字金融的發展,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例如,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措施》鼓勵金融機構依托存貨、倉單等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商務部、央行等12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生活服務數字化賦能的指導意見》也提出,要強化數字化金融支撐,優化信貸流程和信用評價模型。
地方政府方面,江西省、湖北省、云南省等地均發布了相關支持政策。江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五部門發布的《關于金融支持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2023-2026年)的若干措施》明確提出,要拓寬知識產權、倉單、存貨、訂單、應收賬款等抵質押范圍,開發批量化融資產品。湖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湖北省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轉型行動方案(2023—2025年)》則旨在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升企業競爭能力。
這些政策的出臺,為產業數字金融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明確了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地方政府應充分利用這些政策紅利,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更加具體、可操作的實施方案,確保政策落地見效。
在資金來源方面,地方國資和商業銀行成為了產業數字金融的主要資金提供者。地方國資作為符合監管要求的資金來源,不僅收益有保障,還能引導銀行加大對地方經濟的投入。同時,地方商業銀行也開始自主加大產業數字金融的資金投入,創新金融服務產品。
對于商業銀行而言,產業數字金融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挑戰在于商業銀行需要滿足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的轉型訴求,同時遵循產業數字化監管新規則。機遇則在于產業數字金融能夠解決傳統供應鏈金融在服務下沉和風控方面的難題,通過企業底層資產的數字化,幫助金融機構建立更完備的風控體系,服務產業鏈上所有企業。
因此,地方政府應積極推動地方國資與商業銀行的協同合作,共同為產業數字金融提供資金支持。同時,鼓勵商業銀行加大數字化轉型力度,創新金融服務產品,滿足企業多樣化的融資需求。
平臺搭建是產業數字金融發展的關鍵一環。通過構建產業數字金融平臺,可以整合各方資源,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務效率。例如,江西省、湖北省等地政府均提出要建設綜合數字服務平臺,支持供應鏈金融、倉單質押等業務發展。
在平臺搭建過程中,地方政府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整合政府、金融機構、企業等多方資源,形成合力。同時,注重平臺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吸引更多金融機構和企業入駐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
此外,平臺還應注重技術創新和應用。通過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提升平臺的風險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同時,根據產業鏈供應鏈特點,開發定制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企業多樣化的融資需求。
聚量集團董事長邵平將產業金融的發展歸納為三個階段:產業金融1.0階段、產業金融2.0階段和產業金融3.0階段。在產業金融1.0階段,業務流程集中于線下,銀行通過人工授信服務于具備較強主體信用的企業。在產業金融2.0階段,基于信息化的供應鏈金融服務于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但在數據質量、風險管控等方面存在局限。而在產業金融3.0階段,即產業數字金融階段,通過數字技術的集成創新應用,構建數字化的閉環交易場景,形成更完備的風控體系,系統性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地方政府應緊跟產業數字金融的發展趨勢,推動本地金融機構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進入產業金融3.0階段。同時,注重培養數字金融人才,提升金融機構的數字技術應用能力,為產業數字金融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總結
地方政府在發展產業數字金融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國家和地方政策支持紅利,整合地方國資與商業銀行的資金資源,構建開放包容的產業數字金融平臺。同時,緊跟產業數字金融的發展趨勢,推動本地金融機構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地方政府將能夠更有效地推動產業數字金融的發展,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加優質的金融服務。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