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原標題:區塊鏈:以底層技術賦能數字經濟
在經歷了2018年熱炒數字貨幣概念的狂潮后,區塊鏈產業的發展已逐步回歸理性和規范。隨著行業“去泡沫化”“去盲目化”效應漸顯,區塊鏈對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供底層技術支撐的作用愈發受到各方重視。
3月底,國家網信辦正式發布了第一批共197個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編號,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騰訊(Tencent)與京東(JD)等國內互聯網頭部企業均入圍。據了解,已備案的這197個區塊鏈信息服務平臺,主要是利用區塊鏈提供防偽溯源、確權存證、供應鏈金融和開放平臺等類型的服務。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宋茂恩表示,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高是移動互聯時代繞不開的難題,也是制約數字經濟發展的一大障礙。區塊鏈與金融有著天然的聯系,使用區塊鏈技術,有望解決交易中的信任和安全問題,對促進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底層技術支撐作用凸顯
近年來,許多具有顛覆性特征的新技術迅猛發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一系列金融科技領域的技術創新已對傳統金融機構的業務產生了巨大影響。區塊鏈被認為是下一代信息革命的引爆區。基于區塊鏈技術具有的去中心化、共識機制、不可篡改、信息可追溯等特點,在金融科技方面,其已成為最重要的基礎能力之一。
區塊鏈的核心價值是底層技術,它所能提供的技術支撐作用正受到越來越多企業和金融機構的青睞。實際上,對于金融機構而言,其關注的焦點在于實現更好的貸后風險控制,企業則關注更好的融資效率和經濟效益。有第三方機構基于對2019年一季度全球區塊鏈行業投融資情況的分析發現,就被投項目的細分行業來看,在一季度93起區塊鏈投融資事件中,做底層技術的項目或公司獲得融資數量和金額最多,一季度共有18個項目、2.4億美元的融資金額。
又如,在網信辦通過區塊鏈備案的京東數字科技,就將區塊鏈技術作為繼數據技術、人工智能和IoT之后的第四大核心技術能力。其日前發布的《京東區塊鏈技術實踐白皮書(2019)》中提到,京東區塊鏈的技術架構分為JD Chain和JD BaaS兩部分。其中,JD Chain就作為核心引擎,聚焦解決區塊鏈底層的關鍵技術問題。
業內普遍認為,區塊鏈能夠有效解決信息披露不完善、信任成本高等難題,大幅提升傳統金融效率、解決傳統金融“痛點”。如同樣進入首批區塊鏈備案的金融科技公司陸金所,其在輔助用戶身份認證、利用區塊鏈對網貸交易溯源等方面已投入使用,并嘗試將區塊鏈上鏈至全金融資產,現已有部分資管、信托及私募產品運用了區塊鏈技術。
基于規則而生 恪守規則而興
實際上,區塊鏈技術是基于規則而生的,是通過分布式賬本技術、智能合約和P2P網絡技術建立起來的一套共識機制,形成了可記錄、可追溯、可確權、隱私保護等的技術約束力,并由時序交易串接起來的區塊鏈構成交易執行證據的載體。而經歷了2018年熱炒區塊鏈概念之后,事實證明,將區塊鏈技術納入到有序、規范的軌道上來才是長久發展之計。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黃震表示,當前互聯網金融發展處于風險高發、轉型困頓與創新迷茫狀態中。在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過程中,實現從模式到制度的創新,整個互聯網金融正在轉型,治理、合規、安全、風控等越來越受到重視,金融科技成為金融創新主流。
對于區塊鏈而言,其在金融科技行業中的應用正迎來諸多機遇,但同樣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風險,相關的規范與制度正亟待共同發展。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思聰也表示,只有堅守底線,在安全、規范的基礎上創新,才能在行業占有一席之地,實現長久發展。
有業內人士稱,區塊鏈信息服務的備案,便是區塊鏈技術在我國規范發展邁出的第一步。在合法合規和擁抱監管的基礎上,對區塊鏈技術的商業應用進行研發,有助于推動整個區塊鏈產業健康發展。
大規模應用落地仍需時間
有區塊鏈專家表示,2019年到2020年期間,毋庸置疑金融是區塊鏈重要的應用場景,但由于技術還不夠完善,金融主體系暫不會大規模使用區塊鏈,但一些金融衍生業務比如跨境貿易支付、供應鏈金融等,會比較快速地展開區塊鏈應用服務。
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吳震認為,以區塊鏈當前的技術能力、應用和生態發展來觀察,行業仍處在初級階段,區塊鏈能否大規模應用仍然是當前行業發展無法回避的問題。
就目前金融科技行業實際應用來看,盡管陸金所自稱“是國內首家能夠將區塊鏈技術融入平臺運營的金融科技公司”,京東數字科技則表示,“京東是全球少數擁有大量區塊鏈實際應用場景的大型企業”,但從這兩家頭部公司使用區塊鏈技術的自身定位中也可以看到,目前在整個金融和金融科技行業內,大規模地使用區塊鏈技術的條件仍未成熟。
此外,目前在區塊鏈領域,一鏈一應用、一鏈一聯盟的現象愈發明顯,信息孤島將成為區塊鏈治理的重大挑戰。因此,有業內人士建議從技術方面推進區塊鏈標準化評測,強化監管、完善法律法規,逐步建立起適應區塊鏈金融產業發展的長效機制。
(責編:楊榮華、張晨)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