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文 / 和君國有資本與國企改革研究中心 許智彥
供應鏈金融能夠為中小企業融資瓶頸提供技術解決方案,為商業銀行切入和穩定高端客戶提供新渠道,為核心企業緩解和分擔部分資金風險,然而,受制于供應鏈信息孤島現象嚴重、核心企業信用跨級傳遞難、票據使用場景有限、貿易真實性易造假、履約風險高等原因,當前國內仍有大量的中小企業融資需求未被滿足。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業務通過將大智移云物等新興信息技術應用于供應鏈金融中,將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商流轉移到線上平臺進行協同管理,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面臨著各種基于信任危機衍生出的問題和挑戰。區塊鏈技術憑借其分布式賬本、密碼學等內涵的可追溯、高透明等特性,能夠有效解決供應鏈金融中核心的信任問題,然而,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供應鏈金融中同樣面臨著來自法律法規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和挑戰。
其一,數據源頭去偽仍未被解決。區塊鏈技術僅能實現數據鏈上流轉過程中的透明可溯,而無法直接避免供應鏈生態內的上下游腐敗現象,若供應鏈上下游相互勾結對數據進行偽造篡改,以此欺騙投資人或投資機構的融資貸款,那么,區塊鏈平臺不僅無法發揮優勢作用,反而加劇了金融風險。
其二,供應鏈信息化建設不完善。在供應鏈鏈條中,中小企業因缺乏信息化建設的需求和條件,信息化水平普遍較低,然而,供應鏈運行全流程的信息化是區塊鏈技術應用于供應鏈金融的重要前提。
其三,商業信息公開披露風險高。區塊鏈上數據的可信性建立在數據經鏈上多方、多節點共同驗證的基礎上。在區塊鏈生態場景下,供應鏈生態內企業的經營數據可以被鏈上參與者隨意調用或讀取,企業面臨較高的商業機密泄露風險。
其四,新模式與法律法規有沖突。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商業票據的拆分和流轉,但是,現行的票據法不允許商業票據拆分支付行為,因此,當前以通證、商證等票據代稱的形式進行拆分流轉的商業票據在法律層面上仍不具備合法地位,面臨潛在的商業糾紛風險。
區塊鏈旨在為供應鏈金融生態實現的全節點互相信任、全流程自動進行,以期提高中小企業融資效率、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仍有漫漫長路。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