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企筑鏈
區塊鏈技術之所以會在短時間內受到社會各界的熱捧,是因為它被很多人看作是可以改變現有交易模式、從底層基礎設施重構社會的突破性變革技術。對供應鏈金融而言,也同樣如此,長久以來供應鏈金融企業的發展受制于整個供應鏈行業對外的低透明度、高居不下的交易成本以及核心企業的“魔咒”,而區塊鏈技術則利用其獨特優勢重塑了供應鏈金融模式。
在區塊鏈技術的支持下,各類資產得以在鏈上進行數字登記和保存。與此同時智能合約標準的制定和普及,為區塊鏈技術開辟了更為廣闊的應用場景,生態圈概念逐步顯現。而另一方面,隨著供應鏈金融技術的不斷進步,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模式也不斷演變,除傳統模式中的商業銀行、核心企業外,有越來越豐富的主體加入進來,如電商平臺、P2P網貸平臺等非銀金融機構,供應鏈金融軟件提供商、供應鏈金融平臺公司服務機構等都不斷的在進入這個市場。
區塊鏈的分布式數據庫、可追溯、對等傳輸、記錄的不可逆性、計算邏輯等特征使之在供應鏈金融領域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顯示出了解決現有供應鏈金融所有問題的潛力,建立了P2P的強信任關系和透明供應鏈,提高了金融級別加密安全性,同時因參與主體角色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業務模式,其中有三種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基礎商業模式在目前較為常見。
1
傳統的核心企業自建區塊鏈底層模式
在傳統的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天生就具有從事供應鏈金融的優勢,核心企業幾乎掌握了所有上下游企業的交易數據,手頭握著所有的應收、應付賬款,大型傳統核心企業甚至擁有自己的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鏈條。
目前,核心企業自建區塊鏈底層的模式仍是供應鏈金融的主要模式,然而伴隨著核心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問題也隨之出現,核心企業作為供應鏈金融中最為重要的角色,它們的話語權和議價能力都十分強大,正因如此,一旦核心企業把控了整個環節,供應鏈中其他企業的權力就會不斷被壓榨,供應鏈金融也就喪失了意義,這就使得很多供應鏈金融平臺遭受限制。
在區塊鏈技術的加持下,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運用將信息流、數據流、物流和商流信息從線下逐步轉移到線上管理,呈現出線上化的趨勢,從而可以對這些信息進行記錄和追溯,在供應鏈參與者的共同監管下,促進核心企業自建區塊鏈底層模式的健康發展。
目前,許多大型核心企業基本都具備ERP管理系統,區塊鏈加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基礎模式,是在上層供應鏈金融應用系統基礎上嵌入底層區塊鏈系統,以數字憑證方式,對應收賬款、存貨、押品等進行數字登記和保存,資金提供方如銀行、保理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等金融機構通過系統進行線上確權與放款,提高審批效率。
與此同時,區塊鏈技術起到了延伸信用鏈條的作用,經確權后的應收賬款層層流轉,使核心企業的信用可追溯至離它較遠的多級供應商,信任機制的建立和共識的形成也帶來更好的資金流動性,提高了上下游企業對核心企業的粘性,進而提升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力。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傳統的核心企業自建區塊鏈底層模式仍存在缺陷,核心企業模式大多只能應用于自身行業,甚至只能局限在自己的產業鏈條上中,一旦擴展涉及到不懂的領域就會手足無措。除此之外,采用核心企業模式也會容易導致聯合壓榨的可能性,從而桎梏了供應鏈金融平臺的發展。
2
P2P供應鏈金融內嵌區塊鏈底層模式
P2P是英文peer to peer lending或peer-to-peer的縮寫,即個人對個人、點對點的網絡借款,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國內的P2P平臺正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相關配套的法律法規并不完善,自2018年以來頻頻出現暴雷,因此發展幾乎陷入停滯。
在理想化的模型中,區塊鏈作為一種分布式賬本技術,采用分布式部署存儲,數據不是由單一中心化機構統一維護,也不可能按照自己的利益來操控數據,因此具備較強的信任關系。因此可以補足P2P的劣勢,建立P2P的強信任關系。并且P2P可以和多個行業的核心企業合作,分散行業風險。
但是在實際業務中,此類P2P平臺吸引的更多的是離核心企業較遠,核心企業不愿意擔保或者核心企業信用無法覆蓋而不能擔保的企業,本就具備一定的信用風險。
加之P2P平臺可獲取的企業數據與信息少于核心企業可整合的數據,不利于平臺建立信用評分模型和搭建智能化風控體系,甚至部分P2P平臺仍然采用抵質押物形式進行風控,即便有著區塊鏈技術的加持,但在現有制度尚不完善的情況下,無法確保上鏈信息的準確。P2P供應鏈金融平臺內嵌區塊鏈底層模式的失敗也正印證了這一點。
3
未來的供應鏈金融+區塊鏈生態圈模式
任何行業想要持續、健康發展都必須建立起自己的行業生態,供應鏈金融也不例外。如區塊鏈技術公司、ERP系統服務商等具備較強供應鏈金融或區塊鏈技術優勢的主體,可以通過發起設立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服務開放平臺,將整個鏈上涉及的核心企業、資金需求方、資金提供方等進行全部連接與整合,共享數據與合作,同時共同維護區塊鏈云節點,建立起完整的供應鏈金融生態圈。
供應鏈平臺服務商以提供銜接服務為目的,規避了資金經手,因此不承擔借貸風控職責,提升主體可信度的同時,更突出了區塊鏈和供應鏈系統技術優勢。
供應鏈平臺協調生態圈中各方利益與需求,推動行業數據標準的建立,從而實現供應鏈金融參與各方的數據共享,維護數據安全。在此過程中,一些中小規模機構可以利用生態圈內的業務資源實現互聯互通,解決資金或資產需求,同時借助平臺的技術優勢,建立自己的生態系統。
以應收賬款業務為例,在供應鏈金融+區塊鏈生態圈模式下,生態圈內的一級供應商與核心企業產生應收賬款后,一級供應商將應收賬款記錄到區塊鏈中,生成對應的數字資產。當其與二級供應商(對應為一級供應商的經銷商)產生賒銷關系時,一級供應商可將與核心企業產生的數字化應收賬款債權進行拆分,并在圍繞核心企業的多級供應商和經銷商之間進行流轉。在這一過程中,區塊鏈技術了提高信息透明度,通過智能合約的形式約定規則,使不同層級的供應商之間的債權可以拆分和流轉,同時確保債權的真實性和不可篡改性。
新興技術在推動產業結構變革升級的同時,也反向激勵技術的反復革新以適應產業規則,未來隨著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應用場景的不斷豐富和實踐,終將會革新整個傳統供應鏈金融行業,在金融機構與各技術平臺或公司機構不斷開展試驗的努力中,會有更加多樣化的供應鏈金融+區塊鏈模式出現,助力金融服務脫虛向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真正賦能和造福產業經濟。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