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后市場的逐漸火爆,汽車電商形式層出不窮,各種商業模式爭其斗艷,但是整個行業缺乏準入制度、缺乏行業規范管理。為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14年成立了后市場委員會汽車行業,旨在為后市場發展提供組織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
6月25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指導、中汽協后市場委員會主辦的“中汽協后市場智庫”首期沙龍在搜狐媒體大廈舉辦,包括汽車媒體、主機廠、O2O創業企業等多種形式的后市場汽車電商齊聚堂,探討了行業發展的熱點。
來自新浪汽車、騰訊汽車、易車和電動邦的媒體電商項目主要負責人認為,作為媒體更注重的是社交平臺的深入挖掘,而汽車電商本質上并不和傳統的4S店有沖突。汽車這種特殊的消費產品,需要交易和服務兩個大的基本環節相互配合,需要線上線下互相擁抱。汽車電商和傳統經銷商之間不是競爭的關系,是互補共贏的關系,而這正是印證互聯網時代汽車電商和傳統4S店的職能可以互補并融合協作的。
而反觀主機廠,則更關注整個生態圈的建立。東風日產數據公司電商運營總監蔡茹帆認為,電商將給客戶提供一個整個購車生命周期全價值鏈的服務。而上汽車享網整車業務總經理張民健想的更多的則是如何解決車源和定價兩個核心問題,從而補全電商在線下層面的缺失。
平行進口車的熱潮來也快去也快,北亞車市副總經理顏景輝認為,目前平行進口車在進口車里的份額逐年增加,但是在平行進口車發展過程中,還存在發展的瓶頸,特別是售后三包問題。此外,由于來源地的限制以及排量導致稅費提升也使平行進口車的市場價格競爭力減弱。不過,顏景輝認為,平行進口車的未來仍十分光明,發展趨勢第一是電商化,第二是金融平臺、信息平臺,還有售后服務平臺的建立和不斷完善。
而在汽車后服務市場O2O創業企業來看,包括博湃養車CMO胡鵬、摩卡i車創始人張焱、e保養創始人高峰、車女婿創始人武衛強、養車之家項目運營經理馬躍、優樂養車COO劉龍濤、養車寶創始人李鵬、車點點聯合創始人王琳等都十分看好O2O模式的汽車后市場產品,但商業模式的探索、市場的培養仍需要全行業來解決,特別是用戶場景、剛需和頻次的問題。
這些不同領域的第一梯隊企業代表一致認為,無論是洗車、維修、保養,一定會有大量的從業者在競爭中被淘汰。最終勝出的,是把服務品質做到極致的,而不僅僅是靠補貼、靠價格優勢贏取忠實用戶。因為汽車后市場的體量非常龐大,靠燒錢的補貼活動,可以短期內增加用戶量和活躍度,但絕不是長久的可取之計。
此次沙龍最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后市場委員會副秘書長高倩倩發布了中汽協后市場委員會電商分會籌備的通知。據悉,中汽協后市場委員會電商分會將結合現有的市場業態以及相關運營單位的特點,以媒體類汽車電商、商城類(平臺型)汽車電商、自建類汽車電商(整車生產企業及流通企業)、二手車電商、汽車租賃及汽車共享類電商、、跨境汽車電商(平行進口車類)以及汽車后服務類電商來做相應的劃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