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6月23日獲悉,由攀鋼研究院主要負責研究和制定的《熱鍍鋅(鋁鋅)鋼板涂鍍層有害物質測定方法研究及冶金行業標準建立》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評審專家認為,該成果對于推動行業技術升級意義重大,有助于我國無公害家電產品突破國外貿易保護技術壁壘,綜合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
為應對歐美發達國家頒布實施《報廢電子電器設備指令》和《關于大電子電氣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確保我國家電產品繼續保有和開拓歐美市場,我國格力等多家知名家電企業紛紛要求檢驗和控制熱鍍鋅(鋁鋅)板中Cr6+、Pb、Cd、Hg等多種有害物質。雖然,目前關于RoHS指令要求的這幾種有害物質的檢測分析標準較多,但大多只規定了電子元器件有害物質的限量指標以及檢驗方法的基本思路和總體要求,沒有能夠與高品質冷軋熱鍍鋅(鋁鋅)鋼板中有害物質限制指標要求相匹配的檢測分析方法。
為確保我國無公害家電產品突破歐盟技術壁壘和順利進入歐美市場,經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報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研究院于2006年7月成立了此項目課題組,歷時4年成功完成冶金行業標準建立,并由工信部作為黑色冶金行業標準于2011年3月1日實施,在國內推廣應用。
此分析標準的建立填補了該領域國內空白,檢測手段與國際接軌,突破了國外貿易技術壁壘,為我國無公害產品打入歐美市場具有重大意義,并且得到了多家企業單位的高度認可。2011年至今,攀鋼應用該項標準,已累計生產限制有害物質熱鍍鋅鋼板150多萬噸,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王彥華 袁金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