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凱瑟琳·謝弗舍(Catherine Chevauché)負責循環經濟標準化工作。她在本文中詳述了我們面臨的挑戰以及應對措施。
循環經濟是氣候行動的重要支柱。與按照“獲取—制造—廢棄”發展的線性生產與消費模式不同,循環經濟旨在通過重復利用水及能源,減少廢棄物,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材料的損耗。首個循環經濟系列國際標準正在制定中,這些標準將明確循環經濟的定義,提出轉型方法和效果評估手段。
早在循環經濟的概念被大眾廣泛認知之前,謝弗舍就已在從事循環經濟相關工作了。她在標準與可持續性方面經驗豐富,并與企業和地方政府開展合作,確保熱能與廢水得以收集和重復利用。在蘇伊士集團(當時還未與威立雅集團合并)就職期間,她負責制定一項組織戰略,目的是根據國際氣候目標在2030年前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半。
后來,法國政府提出制定循環經濟系列國際標準,這為凱瑟琳與ISO共事創造了機會,她也抓住了這個機會。“我對這項工作非常感興趣,因為我深信我們必須找到另一種生產和消費方式來解決氣候變化問題。” 謝弗舍說。目前,她正在領導制定旨在幫助組織機構“把廢棄物轉化成資源”的ISO標準。
加快進程
謝弗舍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起草系列新標準的方法。她認為委員會必須迅速采取行動,對環境“危機”作出響應。因此,她正與ISO的專家們合作,同時起草三項標準,而不是依次完成每一項標準。第一項標準明確了循環經濟的原則;第二項標準闡明了組織機構如何從線性商業模式轉為循環商業模式;第三項標準規定了不同層面的循環度評價方法。ISO為制定這一系列標準提供支持,并把時間縮短到三年。“ISO了解行動的緊迫性,也給予了很多幫助。”她說。
謝弗舍深知,在僅僅三年時間里協同數十個國家參與制定系列新標準將困難重重。而且,循環經濟仍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在現實生活中上鮮少得到應用。最新的《循環度差距報告》指出,人類只重復利用了所開采地球資源的8.6%。
從線性經濟向循環經濟的轉型表明,組織機構需要改變自工業革命以來的經營方式。“循環經濟是一種新范式,實施起來并不容易,因為它改變了組織機構的諸多方面。”她說。
一起行動
在領導標準制定方面,謝弗舍強調了確保標準公平性和適用于所有國家的重要性,這一點可以通過選取各個地方的代表擔任領導職務來實現。該技術委員會的專家來自5個大洲的89個國家,其中許多國家將出席今年晚些時候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舉行的會議。“我堅信,我們要推動并召集盡可能多的國家加入。”她說,“我們努力將大家凝聚在一起,群策群力。”
謝弗舍認為國際協作是起草循環經濟系列標準的關鍵。她致力于協調專家工作,預計將于2024年初發布該系列標準。“我們需要呈現一些新的、有價值的東西。”她說,“國際社會需要我們為打造可持續和環境宜人的未來采取行動。”
她認為,一旦該系列標準發布,組織機構就無法再以不了解循環經濟及其運作方式為借口,拒絕從不可持續的線性生產和消費模式轉型了。我們面臨的挑戰十分艱巨——但這將成為向循環經濟轉型的里程碑。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