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一線——全國供應鏈示范企業巡禮
采訪北方恒達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志東
當前,提升國內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已經上升到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的高度,是我們國家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鋼鐵是我國制造業、建筑業發展的重要支柱,確保鋼鐵供應鏈安全穩定至關重要。
近日,記者采訪了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2024年度第一批鋼鐵流通企業供應鏈建設與管理A級企業”、北方恒達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志東,請他介紹了公司近年來利用數字科技確保鋼鐵供應鏈韌性、安全性、敏捷性的成功經驗。
1.數字科技讓供應鏈運轉更加高效
2018年,本鋼集團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推進結構優化升級,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相融合,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相融合,推進鋼鐵制造商向鋼鐵服務商轉型,決定建設北方恒達產業園。為此集團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北方恒達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方恒達”),公司是集鋼鐵加工、貿易、電子商務、物流服務和園區運營為一體的綜合經濟平臺和一體化的鋼鐵供應鏈服務商。作為平臺型企業,公司將物流、商流、信息流、工藝流、資金流五流合一。
北方恒達產業園于2021年1月開始試運行,當年即達產達效。從此以后園區吞吐量、加工量、銷售量逐年遞增。到2023年,園區實現營業收入42億,吞吐量達到了380萬噸,銷售量突破百萬噸。園區目前經銷本鋼集團所有品類的產品,包括熱軋卷板、冷軋板心、鍍鋅卷板、硅鋼、特鋼、螺紋鋼、盤圓,等等。
趙志東介紹,因為北方恒達產業園是基于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技手段,以互聯網思維構建起來的智慧化園區,所以在供應鏈運營上擁有明顯的效率優勢。
第一,園區無人化管理讓運行效率大幅提升。
首先在無人化運營方面,園區引入了無人倉模式,進入園區的貨運司機可通過智能終端自主加入排隊系統,依據系統指引高效完成作業,可大幅節約時間成本,提升物流效率。
同時公司結合自研的倉儲、物流可視化建模與2D孿生數字立體倉技術,實現了業務流程和倉儲作業的“雙無人化”管理,使公司在疫情突發、節假日等關鍵時期,業務仍能順利開展。
趙志東特別強調,在新冠疫情期間,園區運行需要盡量杜絕人員接觸,而北方恒達產業園恰恰憑借自己智慧園區的雙無人化管理,在沒有人員接觸的情況下實現了正常收發貨。這大大地降低了新冠病毒傳播的風險。可以看出,無人化管理讓園區的供應鏈韌性更強了,應對突發情況能力更強,園區在用戶與鋼廠之間形成了柔性鏈接,起到了蓄水池緩沖區的作用,保證了生產的連續性。
第二,園區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裝卸貨優化。
如今,大數據分析已經成為企業實現決策科學化、精準化的利器。這個利器在北方恒達產業園的倉庫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比如公司通過鋼卷信息大數據推演出貨品放置算法,借以優化貨品擺放、吊車行走路徑等,從而提高倉儲作業的效率和安全性。
說到大數據的作用時,趙志東解釋說:“數據積累的越多,算法的作用就越明顯,越能還原事物本來的面貌。隨著數據積累增長,我們的數據模型會趨于穩定。這時我們將結果固定下來,重新分配數字方法的權重,一點點地積累優化效果。雖然每一點看起來都是無關痛癢,但是累積起來卻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簡單來說,我們的信息化平臺在不斷地自我學習、自我更新。”
憑借著前沿科技,北方恒達產業園相比于傳統形式的倉庫,平均庫存周轉天數從15天降至3天。園區內倉儲平均用時12分鐘完成車輛從進園到辦好手續,到裝卸,到出園的全過程。園區單日完成吞吐量1萬噸總用工18人,相對于傳統模式下日吞吐量1萬噸需要用工130人左右,運營成本降低了90%,不僅倉儲作業效率大幅提升,人力成本也大幅降低。
第三,園區智慧運營系統實現供應鏈高效協同作業。
北方恒達采用5G、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構建數字化供應鏈平臺,通過數據整合和分析,實現了供應鏈信息的實時跟蹤和預測,實現了供應鏈信息的共享和協同作業。供應商、客戶、物流公司等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間實現了有效的溝通,確保了信息的及時傳遞和需求的準確滿足。比如在銷售加工環節采用“互聯網+”模式,電商訂單直接下至產線,并通過信息平臺將生產實績、物流進度等訂單進度信息及時反饋給客戶,客戶企業可以提前“算出來”貨物送達的時間,可以更加精準高效地安排生產。
智慧運營系統提高了供應鏈的協同效率,讓北方恒達與客戶間建立起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此外北方恒達還設立了快速響應機制,包括服務熱線和在線服務渠道,確保客戶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2. 更安全的供應鏈管理讓客戶更放心
鋼鐵供應鏈的安全,關系著下游用鋼企業的生產能否穩定、連續地運行。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讓北方恒達產業園的供應鏈安全得到了根本保障。
第一,無人倉模式讓園區貨物更安全。
北方恒達產業園利用車牌識別技術實現了車輛信息的記錄和比對,通過對車輛信息、人員身份信息、物資信息的精準監控,園區有效防止了未經授權車輛的進出。此外系統通過車牌識別與白名單比對,實現了無感放行,大大提高了車輛通行的便捷性。
當出現人為干預抬桿時,系統還會通過短信、語音電話通知管理人員,并記錄報警信息,確保安全無憂。
第二,無人園區實現零發錯貨、零安全生產事故。
趙志東介紹,在傳統的倉儲、物流模式中,人工作業差錯多、安全系數低、易因人為因素引發傷亡事故和發錯貨物等問題,但北方恒達產業園作為智慧化的“無人園區”,這個問題可以得到有效解決。人機協同配合機器視覺保護生產作業安全,園區運行三年保持著零發錯貨、零安全生產事故的記錄。
第三,數字科技讓貨權糾紛問題得到解決。
曾經,貨權糾紛是鋼貿領域的“堵點”問題,困擾著鋼材貿易的有序進行,而北方恒達產業園以數字技術為核心,實現了全鏈條的數字化管理和協同,徹底解決了供應鏈金融貨權不清晰、存在爭議;貨物質押過程無法監管,有貨質押不住;一貨多押本金無法收回等方面的痛點、堵點問題。
第四,園區智能系統讓操作更透明,讓腐敗、違規行為無所遁形。
在傳統的倉儲、物流模式中,由于人為因素的介入,往往存在著一些不正當的利益輸送現象,而北方恒達產業園的無人倉模式,通過智能化、自動化的手段,完全消除了這些弊端。在無人倉中,貨物的入庫、存儲、出庫等環節全部由系統自主完成,無需人工干預,從而避免了腐敗和違規行為的出現。公正、透明的操作方式讓貨主和下游客戶更加放心滿意。
3.精益求精,實現鋼鐵供應鏈強鏈、延鏈、補鏈
除了提升供應鏈協同效率,提升供應鏈的安全性,北方恒達還不斷在供應鏈強鏈、延鏈、補鏈上下功夫,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第一,北方恒達主動向供應鏈下游延伸,以優秀的加工能力更好地服務客戶。
北方恒達產業園目前自有加工產線四條,入駐企業加工產線三條,年加工能力在30萬噸以上,可進行熱軋冷軋產品的橫切和縱剪加工。加工能力和加工質量在東北地區名列前茅。部分船板產品還獲得了中國船級社的認證。
第二,北方恒達主動強化供應鏈建設,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趙志東介紹,為了秉承綠色低碳環保理念,在園區建設上北方恒達采用了多種節能環保技術,包括屋頂節能導光管、太陽能洗浴輔助加熱、太陽能路燈照明、分布式光伏發電儲能電站等。其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預計運營25年后可實現發電980萬度,平均每年39.2萬度,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約141噸,減排碳粉塵106噸,減排二氧化碳390噸,減排二氧化硫11.76噸,減排氮氧化物5.88噸。
此外園區還建有重卡充電樁、光儲一體化重卡充換電站,并大量應用新能源重卡、電動叉車、電動平移車等新能源運輸裝備。據趙志東介紹,新能源重卡充電最多只需要一個小時,換電平均只要五分鐘,既方便又環保。
高質量的供應鏈管理和建設,不僅讓北方恒達產業園成為我國北方地區鋼鐵供應鏈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也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據了解,2023年整個產業園區為本溪當地財政創造了2000萬元的稅收貢獻。
展望未來,趙志東說:“經過幾年的實踐,公司在2024年提出恒達產業園要突出主業,即依托產業園項目,實現鋼鐵產業鏈和價值鏈的延伸,打通集團公司產品由制造、運輸、倉儲、加工配送至金融服務整個鏈條,并且要創新一體化銷售模式,創建現代供應鏈體系,打造鋼鐵消費生態圈,形成開放式平臺型經濟盈利模式。現在有許多同行希望能夠復制我們的成功經驗,我們也希望通過自身的不斷探索,總結更多有益的經驗,推動我國整個鋼鐵產業的數字化轉型不斷進步。”(文章為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15901351098)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