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美中兩國之間的持續競爭和經濟往來促使美國的政策轉向對其重工業和制造業進行革新。美國曾經是包括采礦、精煉和加工原材料在內的先進制造業活動領域的佼佼者。然而經過了幾十年,中國式發展和美國供應鏈的分解讓當今制造業的行情發生了變化。
雅虎財經(YahooFinance)報道,美國的大部分經濟活動都轉向了技術和服務業,與此同時中國卻以更低的勞動力成本、整合的供應鏈等優勢取代了美國在制造業的領先地位。
報道稱,包括貴金屬和稀土金屬在內的一系列材料是21世紀制造業必不可少的組成成分。從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的生產到電池制造、綠色能源、國防、電信、醫療設備和其他技術性投入,這兩類材料皆大有用途。
據Marketplace網站消息,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的稀土材料依賴于100%的凈進口,進口化合物和金屬多達11130公噸,價值1.6億美元,而其中80%的進口來自中國。
就另一個關鍵材料——黃金而言,美國在全球黃金原材料生產國中排名第四,而中國則排在第一位。如果美國的政策是希望能夠實現更多的國內生產,那么可能需要通過增加采礦和加工能力來實現。這就給美國國內的礦業公司帶來了希望,它們可以拓展業務,讓北美制造業恢復往日的風采。
總部位于美國的資源開采與制造業巨頭,如紐蒙特黃金公司(Newmont)、銅金礦公司FreeportMcMoRan和精細化學制造公司Albemarle,可能會希望利用美國的這一政策,其他的本土企業也將能獲得豐厚回報。
美國太平洋礦業公司(AmericanPaCIFicMining)就是例證之一。該公司現有的項目完全集中在美國本土,可以進一步在本土擴張。黃金、白銀、銅、鋅、鉛和錳等這些太平洋礦業公司目前正在開采的一些貴金屬都可能在美國制造業的新范式中發揮重要作用。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