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妓女,狼牙套加粗震动入珠套h,被狼交的女人(h)

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歡迎您!

English服務熱線:010-59231580

搜索

淺析印度鋼鐵業發展現狀

      1、印度租鋼生產

      印度作為全球重要的鋼鐵生產國之一,其粗鋼產量僅次于中國、日本和美國。國際鋼協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粗鋼產量達到16.62億噸,同比增長1.2%。其中中國粗鋼產量達到8.227億噸,同比略增0.9%;日本生產粗鋼1.107億噸,同比微增0.1%;美國粗鋼產量為8830萬噸,同比增長1.7%;印度粗鋼產量為8320萬噸,同比增長2.3%;韓國生產粗鋼7100萬噸,同比增幅高達7.5%(見圖1)。在過去的十年,印度粗鋼產量一直保持增長,但粗鋼產量增速在2009年達到峰值后開始回落。2009年,印度粗鋼產量同比增長9.9%,達到6353萬噸。此后,印度粗鋼產量同比增速總體呈現下滑走勢,2010至2013年,增速基本保持在5%以上,而2014年增速下滑至2.3%。

      目前世界煉鋼工藝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高爐-氧氣轉爐煉鋼工藝為中心的鋼鐵聯合企業生產流程,采用鐵礦石加20%廢鋼來生產“原生”鐵(VirginIron);第二種是電弧爐(EAF)工藝路線,采用重熔廢鋼,或用直接還原生鐵,即高爐生鐵或直接還原鐵(DRI)來改善質量。但在印度還存在第三種工藝路線,即感應電爐(IF)煉鋼。

      實際上,印度是目前全球唯一采用感應電爐大規模煉鋼的國家。感應電爐煉鋼工藝的采用,使得廢鋼成為印度鋼廠主要的入爐料,然而印度能開發的廢鋼資源有限,為解決廢鋼短缺的問題,印度將直接還原鐵作為感應電爐入爐料,因此鐵礦石依然是大多數鋼廠生產粗鋼所需原料。盡管近年來印度直接還原鐵產量有所下降(見圖3),但印度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直接還原鐵生產國一,2013年直接還原鐵產量為1777萬噸。

      國際鋼協數據顯示,2013年印度粗鋼產量為8129.8萬噸,其中高爐鋼產量2557萬噸,占粗鋼總產量的31.5%;電爐(包括電弧爐和感應電爐)鋼產量5560萬噸,占比68.4%;平爐鋼產量12.5萬噸,占比0.2%。2013年印度、中國、日本和韓國不同流程粗鋼產量及占比情況見表1。

      2、印度鋼材需求與貿易

      印度鋼材需求主要來自基建、汽車和房地產,其中建筑業占印度鋼材總需求的60%左右,汽車業占15%。受經濟增速放緩拖累,印度鋼材消費增長緩慢。印度聯合工廠委員會(Joint Plant Committee)數據顯示,2014年4-12月印度鋼材消費同比僅增長1.4%至5524萬噸。2013財年(截至2014年3月31日),印度鋼材消費量同樣增長緩慢,僅同比增長0.6%至7393、萬噸,是過去四個財年的最低增長水平。

      印度城鎮化率只有32%,相比之下中國為52%,美國為82%,因此印度人均鋼材消費量依然很低。2013年,印度人均鋼材消費為57.8千克,而日本為516.8千克,中國為545千克,美國為300.8千克。印度人均鋼材消費量偏低部分反映了其低城鎮化水平,但其他主要經濟體的發展模式也暗示印度人均鋼材消費將繼續保持增長,盡管其增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城鎮化和工業化水平。

      印度總理莫迪自2014年5月份上任以來志在對印度經濟進行系統性改革,大力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就是其重要政策之一,預計將刺激近幾年來一直疲軟的印度國內鋼材需求。如果印度政府進一步推動經濟改革,尤其是大規模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方向不變,印度市場對鋼材的增量需求很有可能會利好當前正處于產能過剩壓力之下的中國鋼鐵業。

      印度是一個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供給嚴重不足的國家,鋼鐵產業供需缺口突出,多年來一直需要依靠進口來彌補供給缺口。最新數據顯示,印度2014年4-12月共進口鋼材651萬噸,同比猛增58%。同期,印度鋼材出口同比下降6.6%至406萬噸。亞洲仍是印度成品鋼材的主要供應地區,其中日本和韓國占據其絕大多數的熱軋卷進口貿易。2009-2013財年印度鋼材進出口總量(包括合金鋼和非合金鋼)見表2。

      根據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向印度出口鋼材381萬噸,同比2013年的165萬噸飆升130.6%。面對來自中國猛增的鋼材進口,印度政府于2014年11月要求凡印度進口商購買的中國鋼材產品,如建筑用螺紋鋼,必須在所有入關口無條件接受印度標準局(BIS)的安全認證才可進入印度市場。同時,印度鋼鐵企業,如京德勒西南鋼鐵公司,要求提高鋼材進口關稅,目前印度鋼材進口關稅為7.5%。

      3、印度對鐵礦石和煉焦煤需求

      3.1、鐵礦石需求印度是鐵礦資源大國,多年來鐵礦石出口量僅次于澳大利亞和巴西。但自2010年以來,印度最高法院以“打擊非法采礦”和“反腐敗”名義大面積頒布實施鐵礦石開采和出口禁令,終結了印度鐵礦石產業的黃金時代,導致印度鐵礦石生產和出口連續大幅下滑,再加上去年國際鐵礦石價格大幅下跌,致使印度在2014年成為鐵礦石凈進口國。

      來自Ore Team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14年印度共進口鐵礦石805萬噸,出口鐵礦石700萬噸。一路下跌的國際鐵礦石價格使得印度主要鋼鐵生產商如京德勒西南鋼鐵公司(jsW)、塔塔鋼鐵公司(Tata)和埃薩鋼鐵公司(Essar)轉向鐵礦石進口,因為高品質進口礦價格與國內低品位礦價格相當。其中京德勒西南鋼鐵公司進口鐵礦石約600萬噸(其計劃在2014財年進口1000萬噸礦石),塔塔鋼鐵公司進口220萬噸,埃薩鋼鐵公司進口50萬噸。

      而隨著印度政府對非法礦石開采的打壓,印度鐵礦石出口近年來呈現大幅下滑趨勢。2014年中國自印度進口鐵礦石785.66萬噸,相比2013年的1168萬噸下降32.7%,中國自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5.48億噸,自巴西進口1.71億噸,而中國自印度進口的鐵礦石量占中國進口總量的比重也大幅回落(見圖7)。

      3.2、煉焦煤需求

      盡管坐擁全球第五大煤炭儲量,印度的法律法規及官僚主義作風使得印度新煤礦開發進程緩慢、老舊煤礦又面臨枯竭,因此不得不依靠進口煤來彌補國內需求。現在印度是僅次于中國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煉焦煤進口國,并已成為澳大利亞煉焦煤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僅次于日本。

      國有煤礦商印度煤炭公司實際產煤量一直低于預期目標,這對印度煤炭進口形成提振。目前,印度煤炭產量主要來自于兩大國有企業:印度煤炭公司(CIL,CoalIndia Limited)和印度辛格南

     尼公司(SCCL,The Singareni Collieries Company Limited),兩家公司壟斷了印度國內90%以上的煤炭產量。其中印度煤炭公司煤炭產量占全國煤炭總產量的比重達80%以上,在國內煤炭供給中占據統治地位而印度辛格南尼公司則占據約10%的市場份額。但近年來,印度煤炭公司一直未能達到生產目標。

      來自印度煤炭部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五個財年里,印度煤炭進口保持大幅上升態勢。煉焦煤進口從2009財年的2469萬噸增至2013財年的3719萬噸。盡管印度政府宣布自2014年7月10日起對煤炭進口征收2.5%的關稅以保護國內煤炭生產企業,但由于印度國內煤炭供應緊缺,進口稅的征收對2014年印度煤炭進口量并無實質影響。

      來自印度網上交易平臺mjunction的初步數據顯示,受動力煤進口量大幅攀升的推動,印度2014年煤炭進口量同比增長19%至2.106億噸,其中印度電力企業使用的動力煤進口量攀升22%至1.63億噸,煉焦煤進口量增長4%至3700萬噸。印度煤炭進口主要來自印度尼西亞、南非、澳大利亞等國家,其中印度尼西亞是印度動力煤最大進口來源國,澳大利亞是印度煉焦煤最大進口來源國。

      4、印度計劃新增鋼鐵產能

      2013年,印度粗鋼年產能總計為1.02億噸,產能利用率為80%。印度政府力爭在2025年前將粗鋼年產量提高至3億噸。目前印度幾乎所有國內大型鋼鐵生產商都在新建或者擴建鋼鐵產能,到2017年,總計規劃中的粗鋼年產能增幅預計將遠超過1億噸。

      來自Frost & Sullivan的一份報告顯示,國營印度鋼鐵管理局將增加2700萬噸產能,其中包括2140萬噸擴建產能和560萬噸新建產能;塔塔鋼鐵公司將增加可觀的新建產能;京德勒西南鋼鐵公司將增加1200萬噸擴建產能;京德勒西南伊斯帕特公司(JSWIspat)和埃薩鋼鐵公司將分別增加450萬噸和1000萬噸擴建產能。維薩卡帕特南鋼鐵公司(RashtriyaIspatNigam)計劃增加700萬噸新建產能;印度國家礦業開發公司(NMDC)在恰蒂斯加爾邦的納格納(Nagarnar)新建鋼鐵廠將增加300萬噸產能;MonnetIspat鋼鐵公司、Visa鋼鐵公司和Electro鋼鐵公司也將分別增加350萬噸、375萬噸和250萬噸新建產能。

      近期,印度鋼鐵與礦業部長NarendraSinghTomar表示,印度政府已決定在恰蒂斯加爾邦(Chhattisgarh)、恰爾肯德邦(Jharkhand)、奧里薩邦(Odisha)和卡納塔克邦(Kamataka)新建四家鋼廠,每家鋼廠年產能規模在500萬-600萬噸,每個項目將通過單獨的特殊目的機構(SPV)來實施,并且各邦政府將作為合伙人參與項目。由于政府的參與,這些項目在征用土地方面將不會面臨很大問題。

      盡管印度對鋼鐵產業前景充滿憧憬,但是印度鋼廠依然面臨確保鐵礦石和煤炭穩定供應的挑戰,以及與開采礦石有關的其他問題的挑戰。除此之外,印度政府在土地和環境清理方面的拖延,以及來自其他國家不斷上升的鋼材進口也可能限制其增長前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