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稱“需要時間”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達尼埃爾·羅薩里奧回應,上述觀點未必反映歐盟委員會針對這一議題所持立場,“這需要時間”。
報道說,歐盟正在審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有關條款。
中國2001年加入WTO,曾簽署附加條款,包括反傾銷案件中非市場經濟地位規定,期限15年。這意味WTO其他成員國需在2016年12月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不過,反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人士認為,上述條款不意味中國將在15年期間過去后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
另外,歐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必須得到歐洲議會和歐洲各國政府同意。
歐洲各國立場分化
出于自身利益考慮,歐洲各國圍繞這一議題立場分化。
例如,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國傾向于對中國采取更強硬立場。荷蘭、比利時和英國可能支持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待遇。
《華爾街日報》認為,在這場辯論中,德國的立場至關重要。德國因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往來獲利豐厚,可能不愿針對這一議題挑戰中國。
據歐盟委員會本月發布的數據,2011年,德國對華出口惠及歐盟28個成員國超過100萬個工作崗位,其中大多數崗位分布在德國本土。德國向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是汽車和高端裝備。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