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表示,歐委會在文件中提議取消“低稅率原則”,特別是要修改“目標利潤”的確定方法,很容易在歐盟產業未受到損害的條件下,人為地判定出損害,這種做法很可能妨礙相關出口商有效行使抗辯權利。
一份《保持歐洲鋼鐵產業可持續就業和增長》的文件,將中歐之間鋼材出口的鏖戰推向熾熱。
3月16日,歐委會發布了《保持歐洲鋼鐵產業可持續就業和增長》,提出歐盟將在已對進口鋼鐵產品采取37項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貿易救濟措施和優先進口監管措施。
3月21日,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就此發表談話稱,歐委會在文件中提議取消“低稅率原則”,特別是要修改“目標利潤”的確定方法,很容易在歐盟產業未受到損害的條件下,人為地判定出損害,這種做法很可能妨礙相關出口商有效行使抗辯權利。
在此之前,歐盟已對進口鋼鐵產品采取37項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其中16項針對中國。
而報告的公布,意味著“雙反”力度有很大幾率加碼,該報告的提交對象是歐洲議會、歐洲理事會、歐洲投資銀行等。
報告指出,一個強大的鋼鐵行業構成了許多產業價值鏈的基礎。歐洲的鋼鐵行業每年的證券交易額達到1660億歐元,占歐盟GDP的比重為1.3%。2015年,鋼鐵業為歐盟提供了32.8萬個直接就業機會,以及更多的相關就業機會。雖然存在很大發展潛力,但歐盟在全球鋼鐵市場的競爭地位在過去幾年不斷惡化。為應對這種新局面,歐盟委員會在報告中稱,需要短期和長期措施。
報告稱,這些措施具體包括加強貿易防御措施的實施;努力推動各項相關進程的進展;貿易防御機制的現代化問題,其中包括進一步提高歐盟委員會行動的效率和有效性,快速實施征稅,移除“從輕征稅”規則,加強事前監管等措施以及對當前的歐盟《反傾銷基本條例》作出修訂等;以及解決全球鋼鐵產能過剩問題。
歐洲的鋼鐵行業,已經數年陷入產量縮減、就業下降的恐慌。
2008年以來,整個歐洲鋼鐵行業已經減少了8.5萬名員工。歐盟鋼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比重,則從2001年的22%一路下滑到10%。德新社3月18日報道稱,來自中國的低成本競爭,最讓歐洲鋼鐵業擔憂,歐洲鋼鐵業的就業崗位將比2008年減少20%。歐洲鋼鐵年產量僅剩1.7億噸。
“歐盟鋼鐵產業面臨困境的原因既有全球性因素,又有自身因素。因受經濟危機復蘇乏力、有效需求收縮影響,當前全球鋼鐵產業都面臨著困難。”上述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指出,“全球性問題需要各國通過對話和合作共同應對,實施貿易保護措施無助于從根本上解決全球鋼鐵產業的發展問題,相反只會對國際貿易秩序造成進一步沖擊。歐盟鋼鐵產業當前面臨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國際競爭力下降。”
不過,連續出招加碼的“雙反”政策之下,中國鋼材出口恐受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1月,中國鋼材出口974萬噸,同比下降5.3%,2月,中國鋼材出口811萬噸,環比下降16.74%,同比增長4.04%。
上海鋼聯鋼材事業部高級分析師任竹倩認為,“目前鋼鐵貿易摩擦案件頻發,各國貿易保護主義再度盛行,2016年中國鋼材出口或將小幅下降。”(每日經濟新聞)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