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黨的十九大新聞發言人庹震在大會新聞中心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邀請有關方面負責人解讀十九大報告。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根據發展階段制定發展戰略,一屆接著一屆辦、一代接著一代干,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條重要經驗。黨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十九大既要明確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戰略重點,也要對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進行戰略謀劃。十九大圓滿地完成了這個任務。
“兩步走”戰略安排勾畫了時間表、路線圖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分“兩步走”的戰略安排。
在楊偉民看來,“兩步走”的意義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完整勾畫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
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提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分“三步走”戰略目標,前兩步目標早已提前實現。黨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個目標再過三年也即將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從2021年到2050年的30年將分兩個15年安排。
楊偉民解釋,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就完整了,實際上分成這樣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改革開放之初到1990年主要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階段,1991年到2000年使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階段,2001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四階段,2021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五階段,2036年到2050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楊偉民表示,“兩步走”的第二個意義在于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提前了15年。
“我們黨過去提出的奮斗目標是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這次提出到2035年就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也就是說和過去的目標相比提前了15年。”楊偉民分析,一方面說明我們發展的成就巨大,超出了預期;另一方面也表明未來我國發展的潛力仍然很大,長期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當然,作出這樣一個安排我覺得是非常有把握的,也有利于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之而奮斗。”
對比原來的目標,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表述更加完整。原來的目標是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黨的十九大對此作出了兩處小的調整,一是加上了“美麗”兩個字,第二個小的變動就是把原來的“國家”改成了“強國”。
楊偉民解釋,一方面,增加“美麗”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相統一相對應,將“美麗”納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涵,也有利于加快建設美麗中國;另一方面把原來的“國家”改成了“強國”,這樣提升了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內在要求。
通過質量、效率、動力“三個變革”來實現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十九大報告中這次關于“兩步走”的戰略安排都沒有再提GDP翻番類目標。
楊偉民解釋,這主要考慮的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我國經濟發展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不再是高速度增長的階段了。現在產能不足已不再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突出問題,最突出的問題在哪里呢?是發展的質量還不夠高,所以才提出了高質量發展階段。
楊偉民表示,在這一階段,我們不是不要增長速度了,我們要的是什么呢?我們要通過質量、效率、動力“三個變革”來實現,著力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
楊偉民坦陳,“其實在十八大以來,我們就已經不再追求高速增長了。在過去五年當中,總書記做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樣一個重大判斷。那么新常態其中的一個特征就是增長速度換擋,就是從過去的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的增長。這幾年我們國家確定的GDP增長目標沒有超過7.5%的。”
楊偉民介紹,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前三季度GDP增長6.9%,比去年回升了0.2個百分點,但是穩中向好的基礎并不牢固,經濟發展還沒有過關,也就是說還沒有過發展方式、經濟結構、增長動力這三大關口,當然,過這三大關口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
此外,楊偉民表示,加快建設現代化的經濟體系是十九大關于未來中國經濟建設當中的一個總綱領。怎么去建設?十九大報告講得很清楚,堅持一個方針,就是質量第一、效率優先;堅持一條主線就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三大變革:質量、效率、動力;建設一個四位協同的產業體系: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因為現代化的產業要求這四者協同,而不要去孤軍奮戰;要建設“三個有”的經濟體制:市場機制要有效、微觀主體要有活力、宏觀調控要有度。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