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穩外貿系列舉措的逐步落地生效,我國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全面步入快車道,訂單履約率不斷上升。《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接下來,相關部門還將推出更多舉措,從力促企業復工達產、加強國際貨運等方面提高進出口效率,保障產業鏈暢通。中國將繼續擔當全球供應鏈的“穩定錨”。
疫情發生以來,相關部門不斷完善外貿外資協調機制,在財稅、金融、保險、便利化等方面出臺多項支持舉措,為企業復工復產紓困。隨著系列政策逐步落地見效,全國重點外貿企業復工呈現加速恢復態勢。外貿產業鏈、供應鏈運轉正在逐漸暢通。
記者在位于宜春市的江西紫宸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生產線正在全力運轉,加緊生產人造石墨、鋰電負極材料等產品。“目前公司主要產品人造石墨審批出口153單次,同比增長264%,金額0.47億美元,同比增長104%。”該公司負責生產的副總經理古立虎對記者表示,訂單的及時履約,保障了客戶的原材料供應,也為我們贏得了更多市場。
這只是我國外貿企業全力復工達產,保障全球供應鏈穩定的一個縮影。目前,浙江、江蘇、上海等地的重點外貿企業已經全部復工,其余地方也在迅速跟進,一批批生產生活資料正在源源不斷地運往海外,為訂單交付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為世界產業鏈正常運轉貢獻著中國力量。
更多的利好還在持續釋放。3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及時協調解決制造業全產業鏈復工復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特別要保障在全球產業鏈中有重要影響的企業和關鍵產品生產出口。針對疫情期間國際航運萎縮,會議從加強國際協作、完善航空貨運樞紐網絡、健全航空貨運標準體系等三個方面進行部署,提高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會議指出,要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和成渝等地區具備條件的國際樞紐機場實行24小時通關,提高安檢和通關效率。加強清關、貨代、倉儲等物流服務。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副所長竺彩華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中國制造業在全球地位來衡量,目前,中國制造業占全球制造業總產出的比重已經從2005年的8.5%提高到現在的30%左右,中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工廠”。另外,從貿易市場來衡量,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貨物出口國,同時也是第二大進口國。“無論是作為供應鏈的上游還是下游,還是作為最終產品的消費市場,中國都舉足輕重。因此,中國的疫情穩定和生產穩定,對維護全球產業鏈至關重要,將擔當起全球供應鏈的‘穩定錨’。”竺彩華說。(記者 王文博 班娟娟 程迪)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