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21世紀經濟報道從重慶市國資委獲悉,重慶市屬國有重點企業面向非公資本投資項目已經出爐,包含110個項目,擬引非公資本超2650億元。
按照該項目表,重慶國企擬以五種方式引進非公資本,其中,增資擴股類項目24個,擬引資本538.17億元;股轉讓類項目42個,擬引資本436.64億元;技術轉讓類項目2個,擬引資本0.62億元;成立合資公司類項目33個,擬引資本695.18億元;BOT+EPC招商類項目9個,擬引資本979.66億元。
近十年來,重慶國資發展迅猛,從2003年的1700多億元,增長至1.8萬億元,主要集中于投融資平臺公司、金融、工商產業三大領域。
雖然擁有龐大的資產,但官方也坦承,重慶國企存在市場化程度還不高,活力還不足,治理結構、經營機制仍不完善等問題。
2013年年末,重慶市長黃奇帆曾在該市政協組織的一次會議上闡述了重慶國資改革思路,包括企業上市、力推混合所有制、促投融資平臺轉型、設立產業基金,以及公共產品價格市場化改革。
今年5月8日,重慶市國資委轉發了《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意見》。該改革意見明確提出,以市場化方式配置國資、重組國企,以深化國資改革帶動國企改革;2/3左右國有企業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建立由市場決定的國資進退、補充機制,全面優化國資布局。
而此次推出的首份投資項目清單,則標志著重慶混合所有制改革邁入了實質性操作階段。此前1月召開全市國資改革上,重慶市國資委表示,將推出首期總額約2000億元的近100個開放項目。
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此次重慶國資委推出首份清單的項目涉及能源冶金、交通、旅游、裝備制造、商貿、物流、金融、基礎設施等行業,形式和產業比較齊全,合作方式也比較多樣化,但并未引起市場的迅速反應。
項目多樣化
相關的項目進度顯示,110個項目中,目前有7個項目進入洽談階段,除如上所說交投集團的項目和三峽銀行增資擴股的項目以外,還有:建工集團由重慶建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在北碚天府鎮合資設立混凝土攪拌站以及合資聯營石灰石礦山資源開發,目前正進行前期談判;重鋼礦業冶金材料廠正就合資合作與相關有意愿的廠家開展前期工作;重鋼集團朝陽公司正與相關合作方洽談成立合資公司事宜;三峰公司正就合作建廠和貴州鋼絲繩廠進行商洽;旅投集團在南川神龍峽景區接待設施及基礎設施配套,雙方正在推進合作事宜。
“這次我們絕對不拿那種活不下去的企業出來做做樣子。”重慶市副市長翁杰明在相關會議上說,一些金融項目,包括銀行項目、高速集團相關的項目,實際上都代表了重慶國資極為優質的資產。
在此次拋出的項目中,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拿出沙坪壩鐵路綜合交通樞紐項目實行項目公司股權多元化,擬引資金116億元。目前,交投集團正與意向合作方洽談具體合作方案。
部分金融機構也擬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引進戰略投資者——中新大東方[-1.28% 資金 研報]、三峽擔保、金融后援公司、興農擔保、進出口擔保、金交所和三峽銀行,共擬引進資金79.6億元,其中,三峽銀行擬引資30億元,并正與相關合作方洽談中。
對此,重慶本地投資界人士評價,“金融機構的增資擴股應該是比較吃香的。”
也有不愿具名的企業界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稱,“基本上都是非壟斷類的,好機會其實并不多。”
在此次出爐的110個項目中,能源集團拿出10個項目,其中增資擴股類項目兩個,共擬引入資金110億元;在成立合資公司類中,能源集團資金需求量最大的兩個項目分別為黔江頁巖氣開發和新能源開發合作,后者將著力于市內外水電、風電等新能源的開發。
“新能源、頁巖氣等,都不算收入穩定的項目。”一民營投資者說。
作價依然是焦點
對于重慶市國資委此次推出的項目,民營企業關注的焦點,除了行業,還有價格。
“國資委主導的評估作價較高。”一位當地企業界人士評價。
此次披露的首批投資項目表中,單筆引資最大的是重慶朝天門國際商貿城股份有限公司的項目,國企合作方是商投集團,內容涉及公司層面合作,包括商投集團轉讓股權、朝天門公司增資擴股,以及二期項目的對外合作。估算總投資為240億元。
而被市場觀望頗久的是高速集團拋出的五個高速公路股權轉讓項目。其中渝鄰高速作價19.10億元,渝湘高速部分路段約275公里作價為150億元,江合路(重慶至瀘州)共計48公里,作價24億元,“平均5000萬一公里”;渝涪高速作價49億元,成渝高速(51%股權)作價19億元。在相關的項目介紹中,渝湘高速、江合路、渝涪高速和成渝高速的作價皆來自項目總投資金額。
“我們很清楚,相對現在的利率水平,高速公路應該很便宜,主要是評估折現率。”上述企業界人士說。
按照官方說法,此五個項目皆以聯交所掛牌的方式(以資產包形式進行)進行股權出讓。但截至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稿時為止,重慶聯交所官網上并無此五項項目掛出,聯交所工作人員介紹:“可能還沒正式掛牌。”
今年4月,重慶旅發集團曾將70%股權以2.18億元掛牌增資擴股,但此事之后似乎并無下文。據一位知情人透露,民企開出的價格和國企開價相差近一倍,“即使是走招拍掛程序,但底價太高了,民企也不能接受。”
據現有數據顯示,重慶民資已具備相當的投資能力,據來自各地重慶商會的最近數據顯示,渝商在云南的累計投資已有1000多億元,在四川的累計投資達3000億元,居全國客商在川投資額首位,而在貴州省的累計投資額已近2000億元。
翁杰明則在前述會議上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拿出的項目肯定會越來越多。“我們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決心是非常堅定的,希望民營企業也應該以一種非常積極的態度來進行對接,把項目落到實處,國資委和工商聯要建立對接機制,制定配套舉措和督促檢查的機制,希望在明年工商聯執委會召開的時候,我們有一批項目能夠見到實實在在的成績。”
在110個公布項目中,有12個項目的估計總投資為待定,其中重慶市農業投資集團生豬產業、三峽漁業、種業產業混合制改革3個項目標識為“僅為意向,無估算金額”。
此次投資項目表的發布,其實在年初舉行的重慶國資工作會上已見端倪。重慶國資委主任廖慶軒當時說,深化國企改革,要著力抓好三件事,第一件便是將面向社會資本,推出首期總額約2000億元的近100個開放項目,試點推動集團層面的股權多元化改革,力爭2~3戶取得實質性突破。(編輯吳紅纓)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