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蘊含泡沫”,德國《經理人雜志》19日表示,誰要是質疑德國股市的直線上升,就應該去中國,上證綜合指數本月漲幅高達30%,而德國達克斯指數同一時間只有3%的升幅。
“股市高燒席卷中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中國股市“太熱了”。美國投資經理帕特爾建議,謹慎的做法是“遠離”中國市場。但文章同時引用高盛高級研究員慕天輝的話稱,即使中國A股有一些泡沫,也不至于崩塌,因為有充足的現金在駕馭泡沫。
各方對A股的后市預期也不同。路透社認為,這已是連續第六周周線以陽線告終,“市場有可能進入調整期”。報道稱,上周中國股指連續創出7年新高和歷史天量,股指運行完全擺脫基本面及技術面束縛,而由資金面和市場情緒所主導,讓人擔心市場風險的快速凝聚。
《金融時報》認為,本輪滬深股市的上行更多由成長類股票所帶動,泡沫風險不可輕視,但過去幾年內股指匆匆上攻后長期走低的歷史未必會簡單重演。而該報另一篇文章援引巴黎銀行分析師的話稱,“現在的指數沒什么好擔心的”,不要對中國政府調控股市過度擔心,他們充其量只是擔心A股漲得太快。
德國《經濟新聞報》19日稱中國概念股的陡峭上升,“似乎是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的前兆”,“要知道,中國經濟的數據并不好”。并稱大幅上漲的中國科技股將大幅下跌。但“德國之聲”專欄作家澤林同天撰文稱,西方分析家們對中國經濟出現泡沫的警告沒完沒了:最早是債務泡沫,然后是房市泡沫,現在他們又說中國股市面臨類似西方2000年左右遭遇的互聯網泡沫。但在當年的美國,發生崩盤前夕,信息企業在全部市場資本化的比重達1/3,融資程度也高得多。而在中國,技術股比重目前也才不過11%。更何況中國政府已計劃投入巨資扶植中國的信息產業。
“瘋牛失去控制”,瑞士《新蘇黎世報》稱,中國股市與西方有很大不同,經濟疲軟反而股市高漲,盲目的漲勢意味著股市的風險。路透社說,目前,中國的散戶投資者們忙著開設股票賬戶、借了創紀錄的錢買股票,而他們中很多人缺乏經驗,這可能導致局面失控。
彭博社日文網刊文稱,中國第一季度增速放緩,滬港股市卻大幅上揚,這并不是簡單的數字背離,而是反映了不同的經濟狀況。中國現在正試圖從舊的發展模式中脫離出來,達到更宏偉的新的經濟平衡目標。文章稱15日中國公布的工業生產數據中有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數據,即1-3月消費占GDP首超50%,證明內需增長堅挺。
“中國股市長遠看形勢良好。”德國新聞電視臺19日認為,中國股市上漲,是市場對中國金融風險可控的認同,是對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結構調整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反映。即使未來有所下跌,但長期仍與中國經濟發展相適應。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