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評論
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通過《“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提出具體措施推動互聯網與各行業深度融合。此舉順應了時代發展趨勢,有利于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促進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將給產業創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創造新生態
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后,傳統產業面臨淘汰危機,創業創新成為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關鍵驅動力。從互聯網發展的角度看,互聯網作為新興產業發展方向,可以與傳統產業相結合,創造全新的價值經濟,進而推動互聯網行業邁向產業互聯網時代。其中“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實際上,今年初“互聯網+”就已被提升至國家層面,此次國務院部署推進“互聯網+”戰略,推動互聯網與各行業深度融合,既能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又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帶來契機,并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對于新常態下的我國經濟有著重大意義。可以預見,依托“互聯網+”的無限可能,有望推動我國經濟增長從傳統制造業向現代制造業轉型,給我國經濟注入新活力。
使經濟飛起來
當前,作為經濟發展的活躍領域,“互聯網+”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已經成為最大投資主題,代表著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方向。具體表現形式上,互聯網對我國經濟社會未來發展的影響,將從目前以消費型互聯網為主,轉向消費型互聯網與工業型互聯網并重,以價值經濟為主要盈利模式的產業互聯網將逐漸興起。
實際上,互聯網是一個大平臺,一方面傳統產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平臺進行自我變革,提高生產效率;另一方面是互聯網通過跨界融合不同產業,培育出新產品、新業態。
“互聯網+”通過互聯網與創業創新、協同制造、現代農業、智慧能源等若干產業的深度融合,既能形成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聯動發展的新態勢,又打造出“互聯網+”經濟發展的新生態,與培育經濟新動力、新引擎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脈相承,創造了就業崗位,刺激了實體消費,會使我國經濟騰飛起來。
互聯網未來更大的價值挖掘,將是全方位切入包括生產、交易、流通、消費在內的全產業鏈條,從而帶來整個社會經濟活動效率的大幅提升。然而,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也并非一帆風順,還需要設置諸多的制度政策以調節不合理之處,關鍵在于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不過,并不是互聯網與任何產業的融合都會成為主題投資方向,但互聯網金融、互聯網娛樂、互聯網商務、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汽車、互聯網制造等或將成為經濟增長點。“互聯網+”實施效果如何,最終還要由市場和消費者來檢驗。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