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等單位專家組成的一支考察隊深入廣西盤龍鉛鋅礦、廣東堯垌銅多金屬礦等地開展勘查。作為中國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一部分,地質學家們此行目的,就是為發掘更多關鍵礦產“打前站”。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礦產品生產國、消費國和貿易國,在部分關鍵礦產的供應方面發揮著“穩定器”的作用。
資源儲備豐,市場占有率高
關鍵礦產是支撐新一代信息科技、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材料。“十四五”以來,中國礦產勘查投資連續實現正增長,有效提升了資源接續能力。
以素有“工業味精”之稱的釩為例,中國企業通過對自身豐富釩鈦磁鐵礦資源的高效開發利用,在全球市場嶄露頭角。
“釩制品可以有效提升鋼的強度,在儲能、航空、化工等領域也有廣泛應用。全球僅少數國家能夠規模化生產釩原料和釩制品。”攀鋼集團成都釩鈦資源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朝云說,攀鋼獨立研發出業界領先的氧化釩清潔生產技術,持續向海內外穩定提供高質量產品,其中五氧化二釩近幾年全球市場占有率約20%。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10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為7469.8萬噸,首次突破7000萬噸。在稀土方面,中國稀土冶煉分離產品產量和稀土功能材料全球占比分別超過90%和75%,稀土永磁材料、儲氫材料、拋光材料、發光材料等產業規模居全球第一。
中國在關鍵礦產方面的新優勢,備受海外媒體和機構關注。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網站刊文稱,中國將鼓勵創新、環境管理等方法相結合,在關鍵礦產領域形成了顯著優勢;供應鏈難得的效率和韌性,使中國成為全球向可再生能源轉型過程中的關鍵角色。
“礦產資源是工業的糧食。科技發展對銅、鋁、釩、鎳、鈷、鋰等資源的需求量逐漸增大。在此背景下,中國可以發揮自身礦產儲備優勢,與更多國家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副教授劉智勇說。
開發能力強,服務新興產業
3月初,50多輛新能源大巴在青島港被順利吊裝上船,出口到芬蘭、比利時等國家。另一邊,山東鑫泰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魯璐正籌劃著為自家光伏產品增設海外倉,“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到今年6月份,金額預計過億元。”她說。
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這“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首次突破萬億元。新興產業加速發展,離不開中國在鋰、石墨等關鍵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面的強大能力。
江西贛鋒鋰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月29日對外公布的信息顯示,全球鋰資源供給大部分來自鹽湖和硬巖鋰礦,成熟的鹽湖主要分布在南美“鋰三角”和中國。中國還擁有目前世界探明儲量最大的鋰云母礦。據悉,該公司是全球鋰行業唯一同時擁有“鹵水提鋰”“礦石提鋰”和“回收提鋰”產業化技術的企業,擁有五大類逾40種鋰化合物及金屬鋰產品的生產能力,完善的產品供應組合能夠滿足客戶獨特且多元化的需求。同時,贛鋒鋰業積極發展鋰電池回收業務,未來鋰電池回收提鋰產能占公司的總提鋰產能比例有望達到30%。
石墨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不可或缺的關鍵原材料。中國五礦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五礦石墨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炯輝介紹,2023年,中國天然石墨產量約為120萬噸,占全球的77%。在加工端,中國石墨加工產業鏈發達,擁有全球90%以上的球形石墨加工產能和85%的負極材料產能。“近年,我們積極整合黑龍江云山石墨礦,突破智能配礦、低溫電動礦卡等技術,努力成為全球優秀的石墨產品供應商。”王炯輝說。
在很多海外機構眼里,中國發揮關鍵礦產供應“穩定器”作用,不僅得益于自身豐富的資源儲量,更在于中國不斷進步的礦產開發及加工技術。韓國產業研究院刊文指出,中國擁有豐富的關鍵礦產資源儲量,而且在進口礦石冶煉、加工成二次電池材料的市場上擁有強大話語權。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稱,盡管不少國家都擁有稀土加工技術,但中國是唯一具備所有17種稀土產能的生產國。
集約利用好,更環保更高效
走進貴州磷化集團磷酸鐵與磷酸鐵鋰電池生產車間,4萬噸電池級磷酸鐵生產線有序運轉,源源不斷地為下游企業供應著附加值更高的磷產品。貴州磷化集團董事長何光亮認為,家有“富礦”更須“精開”,要讓價值產生的邊際產量大于資源消耗的邊際增量。
集約利用資源,是中國在關鍵礦產領域取得新優勢并持續鞏固的又一法寶。
——研發力度更大。“我們利用高豐度稀土永磁材料及相關制備技術,探索用儲量高的鈰取代釹,解決了稀土共伴生礦的平衡利用問題,在保證材料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成本。”寧波科田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徐科勇說。近一年來,科田磁業在海外獲得了4項高性能釹鐵硼磁體制造專利。
——產品體系更全。中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生產的鉭鈮產品廣泛用于高溫合金添加劑、超導產品、化工防腐等領域,超高純鉭粉、電容器用鉭絲、超導鈮材在全球市場占有率分別為25%以上、40%以上、70%左右。“我們的出資企業東方鉭業研制開發了多個品級的系列產品,覆蓋化合物、冶金添加劑、箔材、絲材等各種類型。鉭鈮制品在質量、品級、科技含量方面位居國際同類產品前列。”該負責人說。
——環保意識更強。“攀鋼通過國際釩技術委員會,與其他會員共同資助全球專家學者和企業開展釩應用研究,對釩的生產及使用對人類和環境的影響等持續關注。在生產中,我們加強綠色低碳技術研發,積極探索綠色低碳生產方式。”汪朝云說。
今年1至2月,中國新設外資企業數創近5年來新高。其中高技術產業新設外資企業數同比增長32.2%。多位專家表示,跨國企業紛紛布局中國,不僅因為中國有大海一般的廣闊市場,也因為中國有突出的產業配套和集成能力。而中國在關鍵礦產領域的獨特優勢吸引著眾多投資者,并為中外經貿深度合作創造更多機會。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