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明顯
稅收增幅呈梯次下降趨勢
據稅務總局統計,5月1日在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四大行業全面實施營改增后,5—7月全國營改增累計減稅達1260億元。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表示,考慮到2012年營改增試點以來呈現減稅規模逐月放大、改革效應逐步明顯的趨勢,加上取消和停征的政府性基金、免征的18項政府性收費,預計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5000多億元”的承諾有望全面實現。
“隨著營改增減稅效應不斷顯現,稅收收入短期內會出現下降,但這是用短期稅收收入的‘減’換取經濟持續發展勢能的‘增’。”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楊元偉說,全面實施營改增以來,6、7、8三個月稅收收入增幅呈現梯次下降趨勢。
降本增效
抵扣“金鏈條”為企業添活力
由于增值稅具有“環環抵扣、增值征稅”優勢,避免了營業稅狀態下重復征稅的弊端,成為當前降低企業成本的重要舉措。
“營改增推開3個月,海底撈餐飲有限公司僅北京地區就減稅836萬元,減稅幅度達到45%。”海底撈餐飲有限公司稅務經理陳勇說。得到減稅實惠的不只是海底撈這種大型企業。河北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張慧蘋和她的表妹經營著一家小飯館。營改增前,張慧蘋每月按照5%繳納營業稅1500多元,現在作為小規模納稅人,按照3%繳納增值稅,每月比以往少繳600多元。
“抵扣機制是增值稅的靈魂。企業能否建立一個可以實現環環抵扣的供應鏈條至關重要。”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司長楊益民說,自全面實施營改增以來,稅務部門著力幫助企業理順抵扣鏈條,提高上游企業開具發票能力,降低下游企業取票難度,幫助企業實現減稅。
“當前一些行業企業經營困難,全面實施營改增減稅降負有利于給經濟增加動力,是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正中說。
轉型升級
倒逼企業向規范化專業化發展
山東新泰市建筑安裝工程總公司針對營改增后的變化,成立了專門的材料物資公司,對所需建筑材料進行統一采購,徹底改變以前采購中存在的就地取材、個體供料等問題,保證每一筆支出都能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工程質量也更有保障。“營改增最大的利好,是在幫助企業減稅之余,促進企業的規范化管理和轉型升級。”公司總經理陳緒功說。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西財智庫首席研究員湯繼強認為,營改增打通了連接二、三產業的增值稅抵扣鏈條,有力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制造業等實體經濟對接,為培育經濟發展動能提供了稅制保障。山東省濟寧市國稅局局長許本虎介紹,僅今年5至8月,濟寧市就新增服務業納稅人1791戶,增加就業人員9500多人。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8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了1個百分點以上,意味著一、二、三產業的結構關系繼續向協調化方向發展。
《 人民日報 》( 2016年09月19日 02 版)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