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7月2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張峰等在會上介紹了2017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工業經濟延續了速度趨穩、效益改善、質量提高和結構優化的良好態勢。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增速同比加快0.9個百分點,處于近3年同期最好狀態。
穩步推進“中國制造2025”
上半年,工業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加速。“新動能培育有序推進,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和新業態不斷涌現。”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鄭立新介紹說,上半年,中國穩步推進“中國制造2025”,制造業創新中心、智能制造、工業強基、綠色制造、高端裝備創新等五大工程進展順利。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1%,快于整體工業6.2個百分點。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的產量分別增長了52.3%和23.8%。
“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政府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10年的行動綱領。2015年5月,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提出要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今年7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創建“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
張峰表示,“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是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支撐。工信部將引導支持地方大膽創新、先行先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接下來將抓緊研究示范區相關的申報標準、管理辦法和工作流程,進一步明確創建的原則、工作要求和示范重點。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成效明顯
張峰表示,上半年工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進,在去產能、去杠桿、降成效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今年上半年,鋼鐵去產能加快推進,前5個月完成全年化解過剩鋼鐵產能任務的84.8%,6月底全面完成取締 地條鋼 任務。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取得積極進展。”
鄭立新認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重大措施的推動下,上游行業的利潤在大幅增長,企業效益也在持續改善。前5個月,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8個行業利潤總額在同比增長。
“總體看,當前我國工業平穩向好的跡象在集聚增多,特別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成為鞏固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鄭立新表示,上半年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互聯網+”、分享經濟等帶動傳統產業打開新的發展空間,智能手機、高清電視等符合消費升級要求的產品都保持了快速增長。
數字經濟成增長核心動力
網絡提速降費在中國已經步入第三個年頭。張峰介紹說,5月1日起,中國移動、聯通、電信均大幅下調了主要方向的國際長途電話資費,降至0.49—0.99元/分鐘,平均降幅最高達90%。截至5月,中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總數超過3億戶,家庭普及率達到67.0%;移動寬帶用戶超越10億大關,在全國人口中的普及率達到77.4%。兩項普及率指標均已提前完成年度發展目標。
張峰認為,提速降費促進了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壯大。上半年電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7%,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收入同比增長19.8%。4G用戶凈增1.2億戶,達到8.9億戶,已經占到整個移動用戶的65%;光纖接入用戶占比達到80.9%,中國互聯網行業景氣指數穩步增長,軟件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2%。
“數字經濟已成為近年來帶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相關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22.6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30.3%。”張峰說。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