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時代風雨 成就鋼鐵搖籃
“可以說,鞍鋼創造了中國鋼鐵工業史上多個第一。新中國的第一爐鐵水、第一爐鋼水、第一根無縫鋼管、第一根重軌都出自鞍鋼。”王義棟介紹了鞍鋼集團的發展歷程和對國家做出的貢獻。2010年5月份,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和攀鋼集團聯合重組成立鞍鋼集團。目前,鞍鋼集團已形成跨區域、多基地、國際化的發展模式,年產鋼達4000萬噸、鐵精礦為4200萬噸、鈦精礦為100萬噸。
王義棟指出,鞍鋼集團累計生產鐵6.9億噸、鋼6.96億噸、鋼材5.74億噸,向國家上繳利稅2030多億元。從1978年到2017年,鞍鋼鋼產量增長5.2倍,銷售收入增長55倍。
“鞍鋼不但輸出鋼材,而且輸出人才。” 王義棟強調。鞍鋼累計為全國20余個大型鋼廠和13個省市冶金企業,輸送12萬多人;先后涌現出孟泰、王崇倫、雷鋒、郭明義等英雄模范人物,104人次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此外,以“兩參一改三結合”為主要內容的“鞍鋼憲法”,在國內外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隨后,王義棟分享了改革開放后鞍鋼發展的幾個階段。他指出,1978年~1993年是鞍鋼的起步階段,鞍鋼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擴大經營自主權,推行廠長負責試點和內部承包經營等,使企業煥發活力。1994年~2002年是鞍鋼的攻堅階段。鞍鋼完成國企3年改革任務,技術裝備和工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初步形成了母子公司體制框架;實施“精干主體、分離輔助”改革,闖出了一條“高起點、少投入、快產出、高效益”的技改新路,實現了“舊貌換新顏”。2002年~2012年是鞍鋼的深化改革階段。在這一階段,鞍鋼用“四個轉變”引領改革發展,分別是從投資新建為主向投資新建與兼并重組并重轉變、從內陸發展向沿海發展和國際化經營轉變、從核心技術的“追隨者”向“領跑者”轉變、從單一的產品輸出向技術輸出和管理輸出轉變。2012年~2016年是鞍鋼集團的破冰階段。鞍鋼樹立“六種發展理念”,以鋼鐵般意志扭虧脫困。2016年~2017年是鞍鋼集團扭虧脫困階段。鞍鋼構建差異化管控體系,深化“放管服”改革等,實現由“保生存”向“求發展”轉變。
今年初以來,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鞍鋼集團開啟新征程,提高全要素生產效率,推進轉型升級,完成公司制改制、規范法人治理結構,全面推進契約化經營,實現高質量發展。
創新發展模式 打造創新體系
習總書記強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不創新就要落后,創新慢了也要落后。翻開鞍鋼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史,一部創新史徐徐展開。王義棟指出,改革開放40年,鞍鋼在多個方面進行了創新。
在產融方面,1997年鞍鋼股份首發IPO實現A股+H股上市,通過定向增發、配股等方式募集資金500億元,實現企業做強做大。2018年鞍鋼股份居中國上市公司500強第92位,也成為首個在境外發行H股可轉債的鋼鐵公司。
在“鋼鐵+金融”方面,鞍鋼集團經過幾年的“期現結合”新經營模式實踐,構筑“虛擬鋼廠”模型,有效對沖風險。鞍鋼集團在大商所和上期所擁有自營席位,在上期所注冊“鞍鋼牌”熱軋和螺紋鋼交割品牌,在大商所注冊鐵礦石交割廠庫。截至今年上半年,鞍鋼集團期貨交易總量954萬多噸,期貨單邊收益超1億元。
在“互聯網+鋼鐵”發展戰略方面,鞍鋼集團積微物聯與德鄰陸港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全新技術手段,構建生態型鋼鐵服務生態圈,預計2018年全年收入150億元,創效1.5億元。
在探索多種體制方面,鞍鋼集團在延伸產業鏈、完善銷售布局、服務客戶等方面投資探索,參與合資、合作項目40多項。
在踐行循環經濟方面,鞍鋼集團在鋼鐵生產全流程采取“3R+G原則”,即“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綠色”,為建材提供原料、為社區供暖,消納城市中水,消納廢塑料。
此外,鞍鋼集團以技術創新推動產品創新,成為國家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重要裝備的堅強后盾。鞍鋼集團高性能18MND5鋼板用于華龍一號、高強超厚止裂鋼供貨雙子座集裝箱船、海工用鋼供貨海洋石油982鉆井平臺等,鞍鋼獨攬尼日利亞拉伊鐵路鋼軌供應權。鞍鋼集團還創新營銷服務模式,聚焦用戶個性化需求,成為中車、中石油、一汽等客戶的合作伙伴。
在擴大開放方面,王義棟表示,鞍鋼集團正在構建全球產業生態圈,與30多個國家、200多家企業達成合作,每年交易額達40多億美元;營銷服務遍布全球,設立海外貿易機構14家、海外投資服務公司5家、海外工程承包公司2家,施工足跡遍布20多個國家。
持續深化改革 爭創國際先進
對于下一步規劃,王義棟表示,鞍鋼集團將始終踐行 “三個推進”要求,落實習總書記在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做強做精材料事業、擇優發展工業服務事業、持續升級礦產事業,全面推進“631”規劃,即材料產業占60%、工業服務占30%、礦產資源占10%,力爭實現產業收入3600億元。
“鞍鋼集團的未來發展愿景是打造活力鞍鋼、創新鞍鋼、品牌鞍鋼、智慧鞍鋼、開放鞍鋼、美麗鞍鋼、幸福鞍鋼。”王義棟強調。
在打造活力鞍鋼上,鞍鋼集團一方面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合伙人機制,按戰略、過程、財務管控實施分類管理,形成靈活高效的體制機制;另一方面,實施“搖籃計劃”和“春苗計劃”,培養各類領軍人才和青年技術拔尖人才,打造激情迸發的人才隊伍。
在打造創新鞍鋼上,鞍鋼集團著力打造四大發展平臺:一是定位基地布局,打造最具競爭力的沿海鋼鐵精品基地,形成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平臺;二是依托海洋裝備金屬材料、釩鈦綜合利用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探索前沿技術,形成引領行業技術的創新平臺;三是建設綠水青山,重點發展碳素、氫材料、核電用新材料,形成新興產業發展動力平臺;四是發揮軍工用鋼技術優勢,大力發展軍民融合產業,形成軍民融合發展示范平臺。此外,在科技體系創新上,鞍鋼集團將以中央研究院為牽引,以21個領域為路徑,致力成為新材料、新產業、新領域的開拓者。
在打造品牌鞍鋼上,鞍鋼集團以客戶為中心,提升品質,強化素質,擦亮品牌,重點是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ANSTEEL品牌為統領,增強QCDDS能力建設,通過加強職工隊伍職業素質培養,形成工匠隊伍,打造行業精品,不斷提升企業美譽度。
在打造智慧鞍鋼上,鞍鋼集團增強客戶體驗,實現規模化、柔性化、透明化、個性化定制,打造全新冶金流程的鲅魚圈智慧透明工廠;發揮厚板智能制造、冶金數字礦山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項目作用,打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樣板型企業。此外,鞍鋼集團鲅魚圈分公司集控中心實現集中一體化管控。
在打造開放鞍鋼上,鞍鋼集團將構建營銷服務平臺、技術研發平臺、鋼鐵制造平臺,打造覆蓋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服務網絡。
在打造美麗鞍鋼上,鞍鋼集團將以技術創新為引領,崇尚綠色制造,形成綠色原料、綠色工藝、綠色能源、綠色產品、綠色技術。其中,SDS干法脫硫工藝中低溫SCR脫硝技術在國內大型企業得到推廣使用。
在打造幸福鞍鋼上,鞍鋼集團將以員工為中心,弘揚鞍鋼精神,打造成長、創業、生活的樂土,提升員工的幸福感、獲得感 。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