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業近年來的發展可謂有點“冷”,甚至去年曾有觀點認為,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年來鋼鐵行業運行最好的一年,2019年行業形勢肯定不如2018年。而今,2019年已經過半,鋼鐵業發展如何呢?
日前,中國行業報協會和中國冶金報社共同主辦了“2019年中央媒體走進晉南集團立恒鋼鐵基層行”采訪活動,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通過實地探訪發現,盡管去產能、環保要求趨嚴的雙重壓力還在,但鋼鐵企業已經漸漸能夠頂住壓力謀求到自己的升級轉型之路,晉南集團立恒鋼鐵(以下簡稱“立恒鋼鐵”)可以說是其中典型的案例,而見微知著,相信鋼鐵業想要健康發展,企業及早從“裝備升級、減量置換”原則出發迅速轉型才是抓住市場的硬道理。
壓力大也要快速轉型
整個鋼鐵業上半年的相關數據還未發布,但是從國家發改委網站日前發布的2019年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還是可以分析出2019年上半年鋼鐵業的情況。
數據顯示,1—5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15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減少,分別為: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下降51.3%,汽車制造業下降27.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22.4%,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降13.6%,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下降13.0%,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下降9.4%,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3.7%。
分析之后可以說,2019年上半年鋼鐵業的日子應該是沒那么好過,而一部分原因應該來自于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的《2019年鋼鐵化解過剩產能工作要點》提出的,深入推進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對于尚未完成壓減粗鋼產能目標的有關地區、有關中央企業,要繼續堅持運用市場化、法治化辦法,力爭在2019年全面完成目標任務。
記者對晉南集團立恒鋼鐵黨委書記、董事長鄭家平的采訪也印證了這一推論:“立恒鋼鐵上半年主要集中力量在轉型升級。光改造建設的2座1860立方米高爐及配套2座150噸轉爐,投資將近40億元,其中大部分的資金都是自籌的。”
壓力大嗎?面對記者的直白提問,鄭家平回答得實在,“大。”不過,他也提出,從國家提出去產能之后,市場的競爭開始激烈,如何提升企業實力保住現有市場還能有所開拓就成為立恒鋼鐵一直考慮的事情。
“選擇在今年,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企業所處地臨汾市的環保指標一直不太理想,再加上今年是山西是轉型項目建設年,產業政策的倒逼。”他表示,從兩方面來考慮,雖說壓力很大,也要盡快地實現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鄭家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過程中,言語中含著壓力但也透露出了一些小得意:“其實早轉型還是好,早一點符合了國家環保要求,就能早一點投產,當鋼鐵牛市來的時候不至于干著急。另外,像我們的升級標準對標了一流鋼鐵企業,那我們的競爭力就會大大提升,就算市場寒冷也會有一席之地。據我所知,目前我們這么大力度的改造在國內也屬于走在前列了。”
據了解,升級改造建設的1860立方米高爐采用國內最先進的活性炭脫硫脫硝、高爐煤氣脫硫以及自動化煉鐵、煉鋼等技術,立恒鋼鐵致力于打造一流的智能化、現代化、生態化、景區化鋼鐵企業。
事實上,以小見大,盡管立恒鋼鐵只是眾多鋼鐵企業中的一員,但是行業面臨的發展背景相同,其以年產600萬噸鐵、700萬噸鋼、700萬噸材、370萬噸焦的生產規模還是具有了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其轉型升級之路可以窺見未來整個鋼鐵企業的走勢。
多個新思路提升效益
企業的發展重中之重還在于“賺錢嗎”,鋼鐵企業更是如此。而立恒鋼鐵的發展思路相信將為其他企業提供有益的借鑒。
記者在采訪中得知,在此次的轉型升級中,立恒鋼鐵投資百億元,除去包括以上提到的2座1860立方米高爐及配套2座150噸轉爐,還以產能置換建設了焦化二期170萬噸項目,新上30萬噸乙二醇聯產15萬噸LNG項目。
“多條腿走路,才是當前鋼鐵企業立足于市場的發展之道。”鄭家平向記者坦言。他說,如此一來,就算鋼鐵市場出現了較大波動,還有其他的項目為企業帶來效益,降低企業風險,并且這些項目從產業鏈條上來講和煉鋼、煉鐵形成了閉環,可以一舉多得。
據了解,30萬噸乙二醇聯產15萬噸LNG項目是國內首家利用焦爐、轉爐煤氣綜合尾氣,生產乙二醇高端精細化工產品的轉型項目,改變了以往煤制乙二醇、石油制乙二醇的工藝流程,可有效減少鋼焦產業的廢氣排放量,提高資源的循環利用效率,在成本、環保、技術方面為乙二醇產業帶來創新性變革。同時,利用焦爐煤氣通過深冷技術生產LNG,可實現廢氣回收、變廢為寶、資源綜合利用。
除此之外,據記者了解,“互聯網+”也為鋼鐵企業獲利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近年來,鋼鐵電商快速崛起。
中國冶金報社社長、總編輯陸聞言曾對媒體表示,根據《中國冶金報》連續3年的跟蹤統計,國內主要規模以上電商平臺(年成交量超過100萬噸)2015年的總成交量約為2.23億噸,占當年鋼材產量的20%;2016年總成交量為2.22568億噸,占19.6%;2017年總成交量為2.3億噸,占22%。
可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同質化競爭嚴重、標準化工作滯后、信用體系不完善、缺乏成熟的規模化盈利模式等質疑考問著鋼鐵電商,到底“互聯網+”該如何貼合鋼鐵行業才是適合的?鄭家平給出了立恒鋼鐵的探索經驗,或許這是一條解決之路。
“我們采用了和第三方合作的方式,開發了電商平臺,現在在APP上就可以實現交易。”他解釋道,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平臺實現利用的最大化,同時也可以整合更多的資源,提升交易率。
他強調,立恒鋼鐵確保成交的關鍵還在于打造了自己的物流團隊。
“比如,有客戶在電商平臺上確定了訂單,我們的物流系統就會將物流系統里配套提供的運轉貨車相關信息,包括駕駛員幾點出發、幾點裝車等實時信息都會發送給客戶,如果客戶裝有GPS系統的話,那隨時可以查看相關信息,如此一來,客戶心里有底了,就會更愿意使用我們的平臺了。”他說,目前這個平臺的客戶群有1600多個,而對立恒鋼鐵的銷售促進作用亦不小,最多一天實現了9萬噸銷售量,以前最多一天是2萬—3萬噸,這一對比優勢很明顯。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