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板塊”格局日益優化,重大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新型城鎮化建設深入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深入落實……五年來,協調發展理念深入貫徹落實,推動著區域、城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經濟社會發展的協奏曲越來越鏗鏘!
——“四大板塊”聯動,區域發展格局改善。
東中西和東北“四大板塊”互補共進。東部地區繼續發揮領頭羊作用,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勢良好。北京、上海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速推進,廣東和浙江等制造業大省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和傳統產業升級改造。
中西部地區后發優勢不斷顯現。2019年,中部、西部地區規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分別增長7.7%和6.2%,快于全國2.0和0.5個百分點。2018年中部地區制造業總產值占全國比重高達25%。去年底西部地區實現90%以上貧困縣脫貧。
東北振興步伐加快。傳統優勢產業注入了新活力,時速350公里高速動車組、高檔數控機床等先進裝備在東北率先實現國產化。2018年,東北三省進出口總額達到1791.7億美元,十幾年間年均增速超過兩位數。
“一帶一路”建設不僅加快推進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也同時帶動我國東中西部梯次聯動并進,推動中西部地區走向開放前沿。京津冀協同發展讓三地在產業升級轉移、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不斷取得突破,2018年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比2013年年均提高8.49個點。長江經濟帶沿線11省市的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比重超過了45%,并形成共抓大保護格局,沿線地區森林面積顯著增加,節能環保力度不斷加大。
五年來,區域間產業梯度轉移步伐加快,新的區域增長極快速成長,我國逐步形成了主體功能定位清晰、競爭有序、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
——城鎮化水平提升,鄉村振興加速,城鄉發展差距縮小。
隨著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工作的持續推進和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取消落戶限制等一系列政策的實施,2019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首次突破60%。
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經濟持續發展的同時,鄉村振興也邁開大步。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全國農村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的5.7%降至2019年0.6%,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從2017年的2.71降至2019年的2.64。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公共服務不斷向農村延伸。截至2019年10月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5977萬人,基本做到應保盡保。2019年,全國新改建農村公路29萬公里,提前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90%以上鄉鎮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或部分集中處理,農村“廁所革命”加快推進。
五年來,戶籍、土地、就業、社會保障等制度改革深化,城鄉要素加快自由流動,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加快建立。
——產業結構升級,需求結構優化,經濟運行協調性增強。
產業結構升級。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數字經濟蓬勃興起,第三產業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2019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53.9%,比2012年提高8.4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快速發展,工業結構調整持續升級,2019年,規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為14.4%,比2012年提高5.0個百分點,我國正在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農業生產結構不斷優化,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不斷提高,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連續五年保持在96%以上。
需求結構優化。消費發揮主要拉動力作用,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7.8%,消費結構持續升級,服務性消費比重上升。高技術產業和社會領域投資較快增長,2019年,高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7.3%,快于全部投資11.9個百分點。
五年來,經濟結構調整和動能轉換增強了經濟運行的協調性穩定性,三次產業協調發展、三大需求共同發力的經濟格局正在形成。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