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對于投資者而言,大宗商品的每個板塊都是“盲盒”,年初的時候投資者不知道哪個板塊會爆發?也希望自己所認為的板塊會有大行情,不料,今年的大宗商品讓人有意外之喜,也讓有些投資者困頓其中。
黑色系板塊也不例外。不過,今年的黑色系前三季度走勢分化,強者恒強,弱者較弱。四季度能否迎來整體的上揚或者繼續延續前三季度的走勢?期貨日報記者采訪了黑色系行業人士。
前三季度由政策主導的波段拼接式行情
宏觀背景下由政策主導的波段拼接式行情,鋼材在壓減粗鋼產量、能耗雙控工作的趨勢下隨需求的匹配呈現先漲后振蕩格局,鐵礦石隨粗鋼壓產工作執行程度先揚后抑,受限產和能耗雙控政策的影響,硅鐵和錳硅期貨持續上行,受供應的影響,煤焦整體振蕩上行。
就目前的三季度而言,黑色商品期貨走勢分化加劇,成材振蕩向上,表現反復明顯,螺紋鋼強于熱卷;鐵礦石持續大跌,跌至年初及去年同期水平下方;煤焦持續大漲,連創歷史新高,焦煤漲幅最大。截至9月30日下午收盤價格和6月30日的下午收盤對比,螺紋鋼、熱卷分別上漲11.4%、上漲6.69%,鐵礦石大幅下跌32.56%,焦煤大幅上漲62.11%,焦炭大幅上漲32.28%。
三季度的焦炭現貨,7月中旬,受鋼鐵限產的影響,焦炭價格再跌1輪,120元/噸,港口價格跌到2750元/噸,累計下跌240元/噸。7月份,受安全事故和電煤保供影響,焦煤短缺矛盾愈演愈烈,價格急劇上升,至7月下旬,突破2000元/噸。原料成本的抬升,推動焦炭再次漲價,8月份,焦炭價格累計上漲8輪,累漲960元/噸,月底,港口價格漲到3590元/噸,已經突破年初的高點。8月底,柳林低硫主焦煤價格漲到3700元/噸,焦煤價格自7月份以來超過焦炭,嚴重倒掛。9月份,電煤供應短缺促使焦煤緊缺的矛盾難以緩解,低硫主焦煤價格漲到4100元/噸,最高的甚至到了4600元/噸。焦煤漲價,焦炭虧損,價格再漲3輪,漲價幅度由120元/噸提高到200元/噸,累計上漲11輪,累漲1560元/噸。港口價格到了4310元/噸。
光大期貨黑色研究總監邱躍成告訴期貨日報記者,今年6月下旬開始,多地去產量政策相繼落地。其中6月28日,甘肅省化解鋼鐵過剩產能辦公室發文,要求當地鋼企確保2021粗鋼產量同比不增加。6月29日,安徽省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辦公室召開粗鋼產量壓減工作座談會,要求粗鋼產量不得超過2020年。7月2日,2021年全省鋼鐵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推進會在南昌召開,會議指出將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壓減產量任務,確保實現今年發展目標。山東省下發通知明確要求,今年粗鋼產量不超過7650萬噸。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指出,山西省鋼鐵行業去產能弄虛作假。全省2017年以來批準實施的18個鋼鐵產能置換項目中,只有一個減量置換比例符合要求。7月份部分區域鋼廠加大安排檢修,成材價格走勢逐步走強,鐵礦石在7月上半月表現仍較為堅挺,下半月隨著鋼廠減產增多,鐵礦石價格開始出現加速下跌。焦煤受安全檢查及進口下降影響,價格持續走強,帶動焦炭價格也穩步上漲。
實際上,7月30日,政治局會議提到大宗商品穩供保價,先立后破糾正運動式“減碳”,受此影響,7月底8月初黑色整體出現較明顯下跌。隨后走勢開始全面分化,雙焦在庫存持續大降的情況下價格持續大幅上漲,鐵礦石則預期轉向全面悲觀,價格大幅下跌,成材則供需雙弱,價格反復振蕩,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8月底。
9月份多地限產再次加碼,一是產量壓減政策,國企央企已接到通知限產要在11月底前完成減產目標,國企率先大規模限產。二是能耗雙控政策,8月12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了《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其中青海、寧夏、廣西、廣東、福建、新疆、云南、陜西、江蘇9個省(區)上半年能耗強度不降反升,為一級預警。發改委上述九省2021年暫停“兩高”項目審查,各地要對上半年嚴峻的節能形勢保持高度警醒,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完成全年能耗雙控目標特別是能耗強度降低目標任務。進入9月份之后,廣西、云南、江蘇等地相繼發文加碼能耗雙控工作,多地鋼廠密集發布大規模的減產檢修,民企鋼企也快速加入到減產隊伍當中,整體減產規模進一步擴大。“受此影響,成材價格再次走強,相對看江蘇減產對螺紋利多更強,9月份螺紋價格表現明顯強于熱卷。鐵礦石價格在9月上中旬持續大幅下跌,下旬才在鋼廠節前補庫帶動下有所反彈。雙焦在9月上旬連續刷新歷史新高后,一度有所回落,但月末再次大漲,焦煤價格再度刷新歷史新高。”邱躍成說。
寶城期貨黑色系研究小組高級分析師涂偉華告訴期貨日報記者,限產利好持續發酵,鋼材供應迎來收縮,但品種間收縮力度不一,建筑鋼材產量降幅要高于板材,支撐螺紋走勢強于熱卷。同時,旺季鋼材需求如期改善,高頻需求指標環比回升,疊加供應收縮,旺季鋼材基本面延續向好,中期鋼價走強依然可期。不過,8月經濟數據再度驗證國內經濟下行,宏觀下行背景下鋼市同樣存隱憂,疊加鋼鐵限產對原料端需求沖擊明顯,成本下行同樣易拖累鋼價,因而后續鋼價上行高度也不宜過分樂觀。
成材后市價格有望偏強,煤焦或振蕩偏強
“四季度成材價格表現有望偏強,看多成材價格的主要驅動在于鋼廠減產。”邱躍成表示,粗鋼產量平控政策是在年初提出的,但真正減產落實是7月份才開始。8月份國內粗鋼、生鐵和鋼材產量分別為8324萬噸、7153萬噸和10880萬噸,同比分別下降13.2%、11.1%和10.1%。粗鋼產量連續第二個月負增長,鐵水連續四個月負增長。8月份粗鋼、生鐵和鋼材日均產量分別為268.52萬噸,230.74萬噸和350.97萬噸,環比7月分別回落4.09%、1.81%和1.98%,連續兩個月大幅下降。1—8月粗鋼產量同比增加3689萬噸,其中鐵水貢獻增量361萬噸,廢鋼貢獻增量3328萬噸。如果按照全年產量平控9—12月日均產量271.9萬噸,較8月增加3.4萬噸;如果按全年產量同比下降2000萬噸,9—12月日均產量255.5萬噸,較8月將下降13萬噸。分省市來看,按照河北省產量下降2000萬噸,其他省市平控來測算,8—12月份幾大主要產鋼省份河北、江蘇、山東、廣東、福建、山西同比分別下降15%、12%、17%、19%、15%和14%,廣西、云南產量同比降幅更是達到28%。8月12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了《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其中青海、寧夏、廣西、廣東、福建、新疆、云南、陜西、江蘇9個省(區)上半年能耗強度不降反升,為一級預警。發改委上述九省2021年暫停“兩高”項目審查,各地要對上半年嚴峻的節能形勢保持高度警醒,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完成全年能耗雙控目標特別是能耗強度降低目標任務。進入9月份之后,廣西、云南、江蘇等地相繼發文加碼能耗雙控工作,多地鋼廠密集發布大規模的減產檢修。從現在到11月底鋼廠減產應該是個持續加碼的過程,將成為擾動市場的主要因素。
邱躍成認為,從需求來看,7—8月份社融、地產、基建等數據超預期、超季節性的差、經濟活動放緩明顯,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另外,近期地產調控持續加碼,房產稅加征預期升溫,市場對于地產下行預期悲觀。8月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0.27%,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5.55%,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16.75%,施工同比下降15.58%,竣工同比增長28.44%,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13.93%,投資增速大幅回落,銷售、新開工、施工、土地購置等均出現兩位數負增長,地產整體下行壓力較大。8月基建投資(不含電力)投資同比下降6.98%,較7月降幅收窄3.52個百分點。8月M2、M1和社融增速均繼續回落,汽車產銷、挖掘機、重卡銷售等同比大幅下滑,反映出有效需求弱、實際融資需求差的狀況,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8月份PPI與CPI剪刀差創新高,下游工業企業經營壓力較大。短期鋼材出口仍具韌性,但四季度出口壓力或將顯現。
行業人士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整體看鋼廠產量壓減是驅動后期鋼價上漲的主要因素,但目前鋼材價格和利潤估值都不低,需求難以看到爆發力,價格如果漲至高位政策壓制因素也依然存在。綜合限產、需求、宏觀等因素,對當前鋼材價格謹慎偏多對待。
“從原料來看,鐵礦石前期下跌比較流暢,供需現實及預期兩端的邊際轉弱在價格的連續大幅下跌中已有較為充分的反映,隨著各地限產政策的全面落地,利空基本出盡,現貨普氏跌破100美元后估值階段性偏低,近期需要關注的點為巴西泊位檢修增多帶來的減量和非主流礦生產積極性的減少因素,短期對鐵礦以超跌反彈思路對待,中期表現依然不樂觀。雙焦主要矛盾在焦煤上解決不了,焦煤庫存低,供應彈性低,鋼廠限產力度不明顯加大的話,焦煤供應仍不好解決,現貨價格持續大漲,整體四季度煤焦仍振蕩偏強對待。”邱躍成說。
關于鐵礦石的后市,涂偉華認為,限產趨嚴背景下礦石終端消耗延續低位,高頻成交同樣低迷,鋼廠補庫意愿不強,鐵礦石需求疲弱。相反全球鐵礦石發運高位運行,鐵礦石供應壓力持續存在,礦市基本面依舊弱勢,預計礦價仍將承壓偏弱運行,但價格已逼近內礦和非主流礦成本附近,成本支撐效應將顯現,繼而限制礦價下行。
煤炭行業資深人士馬俊華告訴記者,10月份,雙焦現貨價格會承壓下行,但幅度有限。主要原因在于受能耗雙控和限電等影響,生鐵及粗鋼的產量下降,焦炭的需求隨之下降。9月底,鋼鐵企業首輪提降,被焦企拒絕,但是,節后,焦炭現貨價格大概率下降2—3輪,400—600元/噸。而焦煤價格已經自高位回落,安澤主焦煤價格跌到4250元/噸。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焦炭港口平倉價格會跌到3700元/噸左右,焦煤價格則會跌到3500元/噸左右。
“進入11月,北方地區的秋冬季環保限產開始,會對焦炭的產量形成較大影響,同時,下游粗鋼及生鐵的限產也加速,供需雙減,預計供應減速要大于需求端,從而對于焦炭價格形成新的支撐。因此,11月下旬到年底,焦炭價格預計將會有新的一波上漲,漲幅取決于供應端的減產程度,有望重回4000元/噸以上。”馬俊華說。
行業人士認為,焦煤比焦炭的抗跌性好,四季度,山西焦煤等國有大礦會大幅提高長協焦煤價格,從而對于焦煤市場價格形成支撐。另外,山西加大電煤保供力度,勢必要影響焦煤的產量,從而促使焦煤短缺的矛盾全年難解。焦煤價格的底部會抬升,長協煤和市場煤的價格差距會縮小,焦煤價格或將呈現振蕩偏強的走勢。
馬俊華告訴記者,就雙焦現貨而言,2021年進入一個新估值階段,2000元/噸以下的焦煤,3000元/噸以下的焦炭或很難看到。焦炭作為環保、能耗雙重監管的產業,產能利用率難以提高,產量或圍繞4000萬噸/月上下波動,始終維持供需緊平衡狀態。當然,供需是動態平衡,如果下游鐵水日產量跌到210萬噸以下,焦炭的供應或寬松,但如此低的產量難以持續。另外,焦煤的高成本也支撐了焦炭高價格。
雙焦期貨自9月10日高位回落,到月底走勢分化,焦炭下跌400多點,與現貨的貼水拉大,相當于提前下跌2輪,而且,月間價差也在拉大。而焦煤期貨先跌后漲,到月底突破3100元/噸,再創新高。
“四季度,焦炭期貨價格或受現貨價格回落影響,先振蕩下行,但是,幅度有限,至11月下旬,伴隨現貨振蕩上行,有望再探前高,沖擊3800元/噸。”馬俊華說,焦煤期貨價格或受四季度長協煤價格上漲支撐,國慶節后降幅有限,難以跌破3000元/噸,至11月中旬后,有望再度上行,沖擊3300元/噸。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交易所的限倉及提保政策,雙焦期貨的成交量在下降,盤面波動幅度擴大,交易和止損難度加大,交易時要控制風險,保證資金安全。另外,盤面受政策和突發事件影響大,四季度的交易要認真研究后期的增產保供、能耗雙控、粗鋼平控、限電減產、秋冬季限產等政策的最新變化,以及對于盤面的情緒影響,以及獲利盤的平倉對于價格的影響。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