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鋼鐵行業處于下行周期,產業鏈上游大宗商品價格也出現較大回落,鐵礦石價格跌至700元/噸附近。但憑借特殊礦藏優勢,河鋼資源董秘趙青松30日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在當前價格下,公司鐵礦石盈利水平較高。”
受今年一季度南非強降雨影響,公司鐵礦石銷售額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目前鐵礦石發運已恢復正常狀態。趙青松表示,雖然一季度暴雨有影響,但公司目前未改變年初制定的目標,將繼續為完成計劃而努力提高發運量。
根據公司2023年經營目標,河鋼資源預期南非公司全年磁鐵礦銷售量突破1000萬噸,較2022年的762.5萬噸預期增長31%;2023年預期蛭石銷量17萬噸,較2022年的15.25萬噸預計增長11%;2023年銅產品銷量不低于3萬噸,較2022年的2.24萬噸預期增長25%。此外,公司銅、磁鐵礦、蛭石等礦石產量也將有所提升。
與國內同行業鐵礦石開采加工企業不同,河鋼資源在南非的鐵礦石產品主要來源于以前年度加工銅礦原礦石過程中分離出的含鐵伴生品長期積累堆積而成的磁鐵礦堆,約有1.5億噸堆存,平均品位為58%,經磁選處理加工后,含鐵量可提升到62.5%至64.5%。與一般礦企相比省去了開采、破碎、磨礦、磁選、浮選等復雜的生產加工過程,具有品位高、生產成本低等特點,公司鐵礦石產品成本主要為資源運輸成本。
公司相關人士去年曾告訴財聯社記者,制約公司業績的最大問題就是運力,主要是當地基建設施較差。受此影響,當地運費較高,其中鐵路運費為15美元/噸左右,公路運輸費用約為30美元/噸,其中鐵路運輸比例約80%。海運費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下降,5月30日,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報1123點,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61%。
河鋼資源財務負責人于超介紹道:“海運單價成本較上年同期下降,陸運單價成本較上年上升。截至目前,公司銷售費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一季報顯示,公司賬面現金資產超過48億元,有投資者問及,在行業下行周期中,河鋼資源是否有擴大資源儲備的并購計劃,公司對此表示了肯定。趙青松稱:“2023年公司將著眼全球市場,繼續尋求符合自身特點的項目、抓住資本市場機遇,把握時機,實現并購,擴大公司產業發展規模,增強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