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我國狹義乘用車零售172萬輛,其中燃油車84萬輛、新能源汽車87.8萬輛。由此,新能源汽車以單月51.1%的零售滲透率,首次完成對燃油車的趕超。
筆者認為,新能源汽車單月滲透率突破50%是中國汽車工業轉型升級的生動寫照,也是行業綠色轉型的重要里程碑——從年銷量不足10萬輛,到月銷量與燃油車旗鼓相當,不僅體現了消費者對國產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支持與認可,也反映了在政策引導和技術創新的雙重推動下,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顯著增強,已邁入規模化、全球化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首先,這一佳績的取得離不開政策的有力支持。今年以來,中央和地方相繼出臺汽車以舊換新、新能源汽車下鄉等相關政策和措施,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不久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進一步提高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標準,助力汽車消費。隨著政策效應的不斷釋放,我國車市不斷向好。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7月份,國內車市淡季不淡,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4萬輛和99.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2.3%和27%。
其次,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中國車企的不懈努力。經過多年的技術創新和積淀,我國車企厚積薄發,品牌競爭力和產品競爭力實現飛躍,成功從“追隨者”晉升成“引領者”,比亞迪、蔚來、小鵬等車企的話語權和主導權與日俱增。基于中國國情、全球視角打造的純電、插混以及增程車型層出不窮,為消費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選擇,成為新能源汽車普及和上量的重要貢獻者。
最后,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和日趨成熟完善的汽車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也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后盾。從電池原材料的研發到整車零部件制造、互聯網生態的構建,全產業鏈協同發力,極大地推動了電動化、智能化進程的加速。
此外,作為儲能的重要載體,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快速增長還有望加快新能源領域的全面爆發。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引導充電設施合理分層有序接入中低壓配電網,推動電動汽車與能源轉型的融合發展。隨著新能源汽車以超預期的速度發展,新能源革命的爆發節點也將隨之加速到來。
需要指出的是,單月滲透率突破50%并不意味著前路一片坦途。立足當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仍然存在不少痛點和堵點。比如,在技術端,車規級芯片、車載操作系統等領域空白亟須填補;在市場端,惡性競爭苗頭顯現,落后低效產能退出渠道不暢;在產品端,同質化現象嚴重,有效性創新與實用性競爭力不足;在用戶端,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有待加速,動力電池回收體系亟待完善等。
可以預見,滲透率創新高之后,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從增量發展轉向存量博弈,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從短期看,將對傳統燃油車的銷量產生更大的沖擊;但從長遠視角來看,它標志著綠色出行時代的真正到來。隨著更多創新技術的涌現和應用,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引領中國汽車產業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