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重政策組合拳助力下,房企融資環境有所好轉。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2024年10月,房地產企業債券融資總額為289.7億元,同比增長3.2%,已連續兩月同比正增長,但10月債券融資規模環比下降32.4%。
“房企融資規模連續兩月同比正增長,顯示出融資市場初步出現一些回暖跡象。房企今年償債最高峰已過,但整體償債壓力依然存在。”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表示,預計2024年全年房企融資總體規模,同比仍會下降,但從邊際來看,房企融資環境有望得到改善,降幅會持續收窄。
融資結構方面,10月份房地產行業信用債融資金額為217億元,同比增長44.9%,環比增長27.7%,占比74.9%;ABS融資72.7億元,同比下降24.9%,環比降71.9%,占比25.1%。
從監測數據可以看出,10月信用債發行總量同比大幅增長,而發債規模較高的房企仍以央國企為主,無民營房企發債。這其中,華潤置地、保利發展、中交地產等央國企均在10月積極發行信用債,發行總額分別為30億元、30億元、20億元,此外,蘇高新平均融資利率2.13%,融資成本為當月最低。
對于民企融資依舊困難的原因,劉水表示,一方面是金融機構對房地產行業,尤其是對民營房企的信心偏弱;另一方面,銀行對房企授信需要以房地產企業新增建設項目為前提,但民營房企普遍縮減投資、減少拿地,無法依托在建項目展開新的融資。
多位分析師表示,由于房地產銷售端還處于筑底過程中,房企總體償債壓力仍在。據悉,目前仍有房企在對債務進行展期或重組。
中指院數據顯示,2024年11月-12月,房企到期債券余額共計一千億元左右;而2025年,房企到期債券余額約七千多億元。
另據光大證券統計,2024年四季度、2025年一季度、二季度及三季度,房企海內外債券預計到期(不考慮回售)總規模共計6752億元,其中,房企境內債在這四個時間段預計到期規模分別為814億元、1126億元、1075億元、1423億元;海外債到期金額分別為447億元、563億元,803億元及497億元,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房企境外債到期壓力較大。
分析師表示,隨著政策持續發力和市場環境逐步改善,整體融資環境將呈現出向好趨勢。
9月26日,監管層提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以來,住建部、央行等部門聯合推出房地產政策組合拳,如房地產項目全部納入白名單,年底前將“白名單”項目信貸規模增加到4萬億;強調金融業支持房地產,將“金融16條”延期至2026年年底;通過信貸、債券、股權等方式支持房地產融資,強調不同所有制房企融資“一視同仁”;地方專項債支持回收存量閑置土地等。
“未來幾個月房企融資會持續改善,主要是一攬子房地產政策效果開始顯現,改善了房地產市場預期,機構投資房地產的意愿有所提高。”劉水表示,融資支持性政策持續加強,疊加市場需求端利好政策,將有助于促進行業企穩回升,如果市場回暖,將從根本上促進房企資產升值、增強現金流流入,緩解企業債務壓力。
“目前房企融資情況較此前發生了一些改變,中小房企融資面臨的不利地位有所改善。”一位房地產行業分析師指出,之前更多是在集團層面融資,金融機構與房企集團“總對總”進行融資,金融機構更加偏向于規模較大的房企,這意味著規模較大的房企在融資上會占據優勢。當前金融機構實行項目層面融資,即項目白名單融資,金融機構主要看具體項目情況,房企規模對金融機構融資決策的影響與作用大幅減少,因此中小房企與大型房企面臨的融資環境,較此前有所改善。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