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中國綠證:暢行中國 走向世界——綠證走進粵港澳大灣區”活動上,國際綠色電力消費倡議組織(RE100)宣布無條件認可中國綠證,明確企業使用中國綠證不需要再提供額外證明。這一重大成果,有力彰顯了中國綠證在國際社會的權威性、認可度和影響力,將極大提振中國綠證消費的信心。
綠證是我國可再生能源電量環境屬性的唯一證明,1個綠證單位等于1000千瓦時可再生能源電量。當前,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加速推進,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國際社會普遍共識。綠證既是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的“身份證”,也是企業能源轉型、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承諾書”,既是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的“通行證”,也是企業增加綠色收益、提升形象和產品競爭力的“增值卡”。
對于綠證的用途,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常務副院長易躍春介紹,一方面是用于綠色電力消費,企業購買后可用于支撐大型賽事等活動,打造綠電工廠、綠電園區等,提高企業產品綠色競爭力;推動企業納入ESG報告信息披露和社會責任報告,體現社會責任和環保意識。
另一方面,綠證用于核算電力消費、能耗核算,與消納責任權重銜接,考核省級消納權重、電解鋁等行業綠色電力消費比例核算,以及做好與碳雙控制度銜接,為碳排放核算、碳足跡計算等提供支持。
綠證制度推出以來,綠證市場在我國快速發展。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嘉善縣天凝城鎮基礎設施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引入綠證交易機制履行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2024年,該企業累計購買綠證超7.3萬張,約消費可再生能源電量7300萬千瓦時,有效促進用能結構優化,對沖碳排放成本,實現環境與經濟效益雙贏。
“供電公司積極引導用戶參與綠電綠證交易,2024年,僅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嘉興嘉善片區各類企業就累計購買綠證30.7萬張,綠電綠證消費市場活力得到有效激發。”國網嘉興供電公司營銷專業人員田淵說。
粵港澳大灣區同樣是培育綠證市場的先鋒隊和主力軍。今年一季度,廣州電力交易中心綠證交易突破1億張,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三,綠電綠證交易合計接近1300億千瓦時,超過前兩年的總和。
“粵港澳大灣區是南方電網的負荷中心,也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窗口,綠色電力消費需求十分旺盛。”南方電網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王紹武表示,南方電網持續優化以調度運行計量系統和交易中心數據為基礎的綠證核發機制,拓展綠證應用場景,綠證“西綠東輸”趨勢顯著,政策保障與市場工具協同效應凸顯。
如今,綠證代表綠色電力消費的理念日漸深入人心。易躍春說,中國綠證制度經過不斷健全完善,目前已形成了包含“建檔立卡、綠證核發、綠證交易、綠證應用、綠證核銷”的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體系,推進綠證各項管理規范化、科學化。
與此同時,中國綠證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綠證“走出去”實踐成效明顯。中國綠證被國際企業大量購買,寶馬、蘋果、巴斯夫等外企位列中國綠電消費TOP100名單,為更多國際企業采購中國綠證起到積極示范引領作用。
RE100倡議是一項全球企業可再生能源倡議,匯集了約430家致力于100%使用可再生電力的大型企業。此次RE100無條件認可中國綠證,意味著中國綠證國際化工作邁上新臺階。氣候組織首席執行官海倫·克拉克森指出,氣候組織協助中國相關部門推動中國綠證體系全面符合RE100技術準則,意味著無論是中國企業還是國際RE100成員及其供應鏈伙伴,如今都可以放心采用綠證,并精準追蹤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目標的進程。這一進展將顯著加速眾多企業的綠色轉型步伐,標志著全球可再生能源轉型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在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潘慧敏看來,受此影響,RE100成員企業及其供應鏈企業將有更大意愿和積極性采購和使用中國綠證,對中國綠證的需求也將進一步擴大;我外貿企業、在華外資企業通過采購中國綠證,將有效增強出口綠色競爭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含綠量”。
潘慧敏進一步表示,國家能源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加強與RE100的溝通交流,推動其出臺中國綠證采購相關技術指南,更好服務中國企業購買綠證;加強與主要貿易伙伴開展綠證相關交流溝通,加快推動綠證國際互認。
對于推動我國綠證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萬勁松認為,要加快培育市場,激發需求活力,穩步推動綠證強制消費,服務企業打造綠色產業鏈供應鏈;加快綠證標準體系建設,開展綠色電力消費認證,推動電碳證銜接;加大綠證政策解讀和宣介力度,建立常態化服務機制,在綠電綠證需求旺盛地區推廣建設服務中心,暢通綠證消費“最后一公里”。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