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份以來統計局及其他相關部委相繼公布了一系列經濟數據,二季度及上半年的國內經濟概況逐漸呈現在公眾眼前,綜合來看在 “微刺激”政策的影響之下二季度大部分經濟數據呈現出了“回暖”的趨勢,因此也一掃一季度結束后市場帶有悲觀情緒的氛圍,市場對下半年國內經濟走勢的信心明顯恢復。對于上半年價格持續下跌鋼鐵市場而言,走勢略顯積極的宏觀經濟雖然難解當前頹勢,卻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穩定市場情緒的作用。我們認為下半年在宏觀經濟大勢趨穩,而鋼鐵行業自身矛盾也不能一朝一夕就解決完畢的情況下,內外部矛盾會因利好與利空因素相互制約而趨于平衡,鋼鐵市場走勢也會趨穩為主,難以掀起大幅動蕩的行情。當然下半年市場環境的變化還是會讓市場走勢與上半年不同,上半年鋼市“價格下降、生產成本下降、庫存下降而產量攀升”的“三降一升”矛盾將會在下半年稍有緩解,并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鋼材市場的走勢發生變化,進而呈現出“價格震蕩、成本下降、庫存低位,產量再漲”的特點。接下來我們將從影響上半年鋼材市場的幾個主要因素來著手對下半年的市場走勢進行分析。
首先,宏觀經濟形勢是影響上半年鋼價一路下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變化也必然將繼續影響下半年的鋼材市場走勢。在宏觀經濟處于“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調整階段的情況下,政策面“去杠桿化”的意圖頗為明顯,這導致上半年金融市場的資金面一直處于相對緊張的狀態,對鋼鐵行業及下游用鋼行業的資金鏈都構成較為明顯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鋼鐵業近幾年“爆發式”增長過程中積累的自身矛盾也集中進入了“爆發期”,尤其是在鋼貿行業“騙貸”事件爆發及鋼鐵企業盈利萎縮直至虧損等情況的出現后流動資金不但不愿意進入鋼鐵市場而且還大量撤走資金。上半年鋼鐵及下游用鋼行業資金面的普遍收緊導致鋼材市場一直處于資金“失血”的狀態,缺乏流動性支撐鋼材市場價格自然而然得以一路暢通無阻的下行。畢竟在同質化競爭頗為嚴重的鋼材市場上,只有更低的價格才更容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快的將“現貨”轉化為“現金”,才能確保資金鏈不斷裂,繼續“生存”。
而與上半年相比下半年鋼材市場的宏觀環境較難出現明顯改變,宏觀經濟的調整期將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上半年財政和金融政策將會繼續貫徹下半年,因此鋼鐵行業資金緊缺的狀態很難從根本上緩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二季度GDP增速出現環比回升,多項經濟數據也呈現增勢的情況下,下半年出臺更多刺激政策的可能性也在降低,這就決定了對于鋼鐵行業來說資金面和需求面的不利現狀下半年都難以出現轉向的可能。當然也不全都是利空消息,即使宏觀環境大局難改,“微刺激”政策還是會給下半年的鋼鐵行業帶來一些局部“利好”的影響。主要是受政策制定與實施時間差的影響,不少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以后出臺的政策,都會在下半年發力。包括加大棚改力度、增加鐵路建設等基建項目投資,實施定向刺激的貨幣政策,加大釋放民營企業活力等,這些利好于下半年鋼鐵下游需求行業的政策會增加這些行業對鋼材的需求量,間接利好于下半年鋼鐵行業,因此下半年鋼市走勢存在稍好于上半年的契機。
其次,產量攀升導致鋼材表觀消費量持續增加是導致上半年鋼價始終壓力重重的另一主要因素,下半年這方面的壓力雖可能稍有變化卻仍難明顯緩解。產能增長帶來的鋼鐵產量增加可以說是導致近幾年鋼材市場處于困境的最重要基礎因素,自然今年上半年的鋼市也難以擺脫這一因素的影響。2014年1-6月份全國粗鋼產量達到了41191萬噸,同比增長3%,日產量達到了227.6萬噸的歷史新高;照此測算,全年粗鋼產量將達到83065萬噸,首度突破8億噸關口,再創歷史新高,鋼材產量增加的壓力由此也可見一斑。
那么2014年下半年鋼材日產量一定會與上半年持平或增加嗎?我們認為下半年粗鋼日產量稍高于上半年的可能性還是比較高的,這就導致今年下半年鋼材產量壓力仍將有增無減。通過對自2003年以來的粗鋼產量數據的觀察我們發現鋼產量的兩個特點:一是歷史上下半年的粗鋼日產量大部分是高于上半年的;二是只有2008年、2010年、2011年和2011年出現了下半年粗鋼日產量高于上半年的情況,而在這四年中2008年、2011年和2013年這三年都出現了當年下半年鋼價進入持續下降通道的情況。我們認為大部分年份下半年粗鋼日產量高于上半年與粗鋼新增產能一直處于釋放之中有關,產能增加了自然產量就會有所增加;而下半年粗鋼日產量低于上半年的情況出現則與鋼價下跌導致鋼鐵企業虧損而被迫減產有關。所以下半年若鋼價大幅下跌,并跌破鋼鐵企業成本的情況出現粗鋼日產量才有降低的可能,不過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們認為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不高。從產能角度來講,目前新增鋼鐵產能的仍處于釋放期,所以鋼產量的繼續增加也在所難免;從鋼價方面來看,上半年已經有較長時間的單邊下跌行情出現,目前已經處于低位的鋼價繼續下跌的空間較小;最關鍵的是上半年鋼價雖處于跌勢,但鋼廠的盈利狀況卻隨著生產成本的下降而出現好轉,這就注定了鋼廠生產的積極性還是比較高的,幾乎不可能會主動減產。
當然也有一些抑制鋼產量增長的因素存在,其一是“淘汰落后”產能和“環保風暴”導致部分基礎設施不達標的小型鋼廠被迫退出;其二則是在資金鏈斷裂的情況下部分鋼廠會出現停產或者干脆破產的情況。第一個因素可能主要是針對的中小型鋼企而言,不少企業就是因為減少了環保成本的支出才能夠勉強盈利。在環保政策趨于嚴格的情況下,環保不達標的企業要在加大資金投入增加噸鋼環保支出或者干脆停產、退出、轉行之間糾結,畢竟目前鋼鐵行業盈利也較為艱難。而部分鋼鐵企業的退出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鋼材的供應壓力,不過對環保政策敏感度比較低的大中型鋼鐵企業會增加產量來彌補這一空缺。我們從今年上半年的統計數據已經可以看出端倪,今年1-5月份累計全國粗鋼產量增速為2.71%,其中重點統計單位增速為3.04%,而中小企業粗鋼產量增速僅為1.58%,中小企業增速僅為重點企業的一半左右;1-5月份全國生鐵產量增速為0.23%,其中重點企業增速為3.63,遠超全國水平;而中小企業生鐵產量增速卻同比下降了16.31%。中小企業生鐵和粗鋼產量增速明顯低于大中型鋼鐵企業這一現象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在環保政策日趨嚴格的情況下,中小鋼鐵企業產量已經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這一趨勢下半年仍可能延續。至于鋼廠的停產破產方面,上半年已經出現了如日鋼停產、川威鋼鐵破產重組的情況,預計這僅僅是鋼鐵企業本輪調整的一個開端。在環保政策要求愈發嚴格、市場競爭愈發激烈而資金面繼續維持偏緊狀態的情況下部分產品競爭力比較差、盈利能力差或者干脆處于虧損境地的鋼廠停工破產的可能性將處于持續增加中,這也將會影響到鋼鐵產量的下降。不過這樣的鋼企被其他企業兼并重組的可能性也比較大,暫時的停產不意味著一直停產。綜合來看,我們認為盡管存在抑制產量增加的因素,但下半年粗鋼日產量較上半年略有增長可能性還是會略高于下降的可能性,鋼鐵行業的產量供應壓力基本上不太可能出現明顯的緩解。
至于粗鋼的表觀消費量我們認為下半年較上半年仍存在增加的可能,主要在于下半年粗鋼的產量可能略高于上半年,但是凈出口量則不一定會高于上半年。從產量方面來看在下半年粗鋼日產量與上半年持平或者稍有變化的情況下,由于下半年天數多于上半年,所以下半年的粗鋼產量都會略高于上半年。凈出口量方面則會受到三方面不利因素的影響。其一是人民幣匯率變化的因素。上半年鋼材出口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與人民幣兌美元由“升值”轉為“貶值”,影響到國內鋼材在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市場上競爭優勢增強有關。下半年人民幣繼續大幅“貶值”的可能性已經不大,其利好國內鋼材出口的作用會明顯削弱。其二則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日趨盛行的因素。這已經近年來老生常談的話題,實際上隨著我們鋼材出口量的增加今年上半年已經有馬來西亞、泰國、墨西哥、中國臺灣、加拿大、哥倫比亞、巴西、印度、歐盟和澳大利亞對我國鋼材實行反傾銷或者反補貼政策;我國鋼材第一出口目的地韓國也已經將對其鋼材出口日益增加的現象提出質疑。
其三則是歐美鋼材需求的復蘇帶動了中國鋼材出口量的增長。今年以來隨著歐美經濟的緩慢復蘇,出現了鋼材需求量增加或者鋼價上漲情況,我們從下面CRU國際鋼價走勢圖可以比較明顯的看到上半年美國鋼價保持平穩,而歐洲鋼價出現了明顯的上升。不過在鋼鐵需求復蘇的同時,因經濟危機影響而停產歐美鋼廠尚未全面恢復生產,這就使當地市場對中國鋼材的進口需求量明顯增加。2014年1-5月份我國出口到歐盟27國的鋼材數量為233.2萬噸,同比去年同期增幅達到25.03%;出口到美國的鋼材數量為136.76萬噸,同比去年同期增幅達到42.75%,而出口到歐盟和美國的鋼材數量分別位于我國分國別出口量的第二位和第五位。而目前歐美經濟復蘇進程都已經到了瓶頸期,與上半年相比起對鋼材的需求量較難繼續出現明顯的增加,同時歐美鋼鐵需求的復蘇也同時帶來了歐美鋼廠的復產,兩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我們對下半年鋼材出口到歐盟和美國數量的繼續增加難持樂觀態度。綜合以上因素來看,下半年鋼材出口形勢并不是完全樂觀,出口量繼續超越上半年則頗有難度。
至于進口方面,盡管前不久財政部發文稱取消加工貿易項下進口鋼材報稅政策,但是我們預計這一政策并不會對國內鋼材的進口數量構成明顯影響。畢竟目前國內進口的鋼材總比較小,一個月的進口量還比不上國內一天的產量,所以減少部分鋼材進口對國內鋼市的影響微乎其微。而且我國鋼材進口具有明顯的需求剛性特點,大部分為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用材,另外剩余的少數則為國內目前尚不能生產或者生產質量要求達不到需求標準的產品,實際上也較難替換為國產鋼材。
而且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即使鋼材進口量有所下降,而出口量維持增勢也未必能夠影響到國內粗鋼新增資源量的持續增加的趨勢。從下面粗鋼產量和表觀消費量的年度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自2009年以來我國的鋼材進口量一直保持在穩中稍降的狀態中;而出口量則一直保持攀升的態勢,這導致鋼材的凈出口量一直處于逐年增加的趨勢之中。不過同樣從圖中我們也能看到鋼材凈出口的增加并沒有影響國內粗鋼表觀消費量增勢,說明在產量高企的情況下凈出口量的增加絲毫沒有影響表觀消費量的逐年遞增的事實。所以說下半年出口量的增減變化對個別企業拓展銷售渠道或者增加盈利可能會起到利好作用,但是對緩解整個鋼鐵市場的供應壓力而言利好作用并不明顯;而產量增加帶來的壓力對于下半年的鋼市而言目前還沒有更多更好的消化渠道。綜合來看,我們認為下半年在粗鋼產量繼續增加的情況下,鋼材凈出口水平無論是保持穩定還是略高于上半年都難以影響粗鋼表觀消費量的繼續增加。
第三,上半年鋼市和鋼廠“去庫存化“的過程加劇了鋼價的跌勢,下半年這一不利現狀會有所改觀。上半年鋼廠鋼材庫存量偏高的現狀促使鋼廠不斷下調鋼材出廠價格;而鋼廠鋼材訂貨和價格結算方式的變化也加重了鋼材市場價格的跌勢。從本文開頭的粗鋼月度日產量與月末庫存走勢圖我們可以看出,今年以來鋼廠庫存量明顯高于去年同期。從重點企業期末庫存的統計數據來看,2014年前5個月除5月末鋼材庫存為1436.2萬噸之外,前四個月的鋼材庫存量均高于1500萬噸,最高峰的2月末鋼材庫存量高達1753.1萬噸。而去年全年重點企業鋼材月末庫存量僅有兩個月是高于1400萬噸的,即2月末的1432萬噸和3月末1483萬噸;2014年以來的鋼廠月末庫存峰值高于去年峰值270.1萬噸,增幅18.2%。而且從圖中我們看到今年以來鋼廠庫存和市場庫存雖然都從2月份以后出現了逐月下降的趨勢,但是鋼廠庫存的消化速度稍緩于鋼材市場庫存的消化速度,甚至在5月末出現了兩者庫存量接近的情況;而此前鋼材市場庫存則一直都高于鋼廠庫存,兩者之間有較為明顯的數量差距,尤其是在去年上半年。
鋼廠鋼材庫存量偏高的事實對今年上半年鋼材價格的下跌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在鋼鐵行業資金鏈比較緊張的情況下鋼廠的流動資金也并不充裕,所以鋼廠對于消化庫存換取流動資金的積極性明顯提升,在庫存壓力明顯的情況下降價銷售的意識也頗為強烈。而鋼貿商和終端用戶一方面出于資金緊張,另一方面則出于對后期價格走勢的信心不足,所以訂購鋼材的積極性并不高,上半年鋼材市場庫存持續下降的趨勢已經將鋼貿商消極囤貨的心態表露無遺。鋼廠在與貿易商和用戶博弈的過程中,不得不一次次的下調其鋼材出廠價格或者增加訂貨優惠來吸引賣方,以圖盡快消化庫存。我們從下圖的主要鋼材品種月度出廠價格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種調價趨勢(圖中均為各鋼廠表列價格,不含各項優惠政策)。另外鋼廠方面為了調動買方的積極性,還出臺了一些其他的銷售政策,例如有的鋼廠實行后結算的政策,隨著鋼材市場價格的變化而隨時調整訂貨價格;甚至出現了由鋼貿商“代理”銷售的情況,在市場銷售價格的基礎上提出若干比例為鋼貿商的“代理費”。這種銷售政策和銷售模式的變化影響到鋼貿商“抗價”的意識減弱,鋼材銷售陷入 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只求銷量,不問價格”的混戰狀態,這在自然也就加劇了鋼材市場價格的跌勢。
不過下半年上述形勢將會出現一定程度上改變的可能。首先鋼材“去庫存化”的過程已經階段性臨近尾聲,無論是鋼廠庫存還是市場庫存經過不斷降價消化之后都已經從前期的高位回落。尤其是市場庫存幾乎已經到了“降無可降”的程度,不少市場上主流鋼材品種的主流配貨規格已經出現了“緊缺”的情況,若庫存量繼續下降會影響到下游用戶的正常配貨。鋼貿商的訂貨量已經不能在“無限制”的下降,后期其向鋼廠的訂貨量即使不能增加也難有繼續縮減的空間。鋼廠方面在經歷了上半年的銷售政策“創新”之后,目前庫存量也已經降低,銷售壓力也有所緩解。另外鋼廠在看到了鋼價“無底線”銷售的政策弊端后,已經開始著手收回或者調整類似的銷售策略。因此我們可以認為下半年鋼材市場價格雖然有繼續下跌的可能,但是會由“無底線”銷售轉為“有底線”銷售,鋼價混亂下跌的情況將會明顯減少。
第四,上半年原燃料價格的大幅下降讓弱市之下的鋼價更加缺乏支撐;下半年原燃料價格跌勢漸緩會對鋼價止跌趨穩構成一定的支撐。焦炭和鐵礦石價格上半年的持續下跌成為影響鋼材市場走勢的雙刃劍,尤其是進口礦價格的持續下降更是影響深遠。一方面生產成本的下降有利于鋼廠減少虧損或者增加盈利,這也是上半年部分鋼廠由虧損轉為盈利的最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卻也助長了鋼材市場價格的跌勢。對于鋼鐵企業而言,生產成本的價格跌速快于鋼價跌速的情況使其在鋼材銷售價格下降的時候也擁有盈利空間,這既刺激了鋼廠增加鋼材產量的積極性;也相應使之缺乏上調鋼材銷售價格的動力。對于鋼材市場而言原燃料價格的持續下降則加重了市場看空后市的氛圍,使得鋼價失去了一個有利的心理支撐因素。下半年我們認為原燃料價格持續下跌的現象也會出現一定的改變,跌勢雖然仍難以避免,但是與上半年相比價格下跌的幅度將會明顯縮減。我們認為上半年持續下跌的原燃料價格在下半年也將進入震蕩期,價格可能短時間繼續向下探底,也可跌后反彈,卻難以再現長時間的單邊下跌行情;價格重心可能會稍有上漲,也可能會稍有下移,但是漲跌幅度會明顯小于上半年。實際上進入7月份以來鐵礦石價格已經由原來的單邊下跌行情轉入了窄幅震蕩的行情,并沒有延續直接向下的行情;焦炭價格也出現了趨穩的態勢。原燃料價格止跌趨穩或者窄幅震蕩的行情將會對鋼材價格形成一定的支撐,使之缺乏持續向下的重要參照物。
第五,鋼材市場炒作資金和炒作氛圍的缺失,也將使下半年鋼價難以出現大幅漲跌的行情。在宏觀經濟運行趨穩的情況下,資金面難有明顯的放松;而融資機構也幾乎視鋼鐵行業為棄兒,所以目前鋼鐵行業資金面趨緊、流動資金不足的現狀下半年也較難出現明顯的改變;缺乏炒作行情的資金則會讓下半年鋼市難起波瀾。另外長時間的鋼價下跌已經重創了市場信心,而產能過剩、產量偏高、供過于求等鋼鐵行業目前面臨的深層次問題目前仍處于無解的狀態更加重了市場對未來鋼市走勢的悲觀心態;實際上上半年鋼材市場“低庫存”、“低價格”不合理現象同時出現就是這一悲觀心態的真實反應,而這一嚴重不利于鋼價走勢的心態在下半年會繼續發揮作用。目前鋼市各方普遍認為下半年鋼價即使會有所上漲,也都是短時間的階段性行情,而且上漲的空間也不會很多;“低價位”才是未來相當長時間內鋼市“雷打不動”的主流行情,因此也產生不了炒作行情的意識,整個鋼材市場已經失去了炒作氛圍。鋼材的賣方多秉持微利即售的心理,買方則會采取“即用即采”,長期維持低位庫存的采購策略。炒作資金缺失,又失去了炒作的氛圍的鋼材銷售市場上,其價格就已經失去了大漲或者大跌的基礎,整個鋼材市場下半年將也不得不維持窄幅震蕩的行情。
最后,下半年鋼材下游需求方面雖是利好利空因素相互摻雜,但“微刺激”政策將一定程度上利好于鋼市,尤其是利好于占據鋼材需求半壁江山的建材市場。對于鋼材市場而言基建、房地產、機械、造船、汽車、家電等幾大下游用鋼行業的發展情況很是關鍵。實際今年上半年鋼材市場走勢低迷,尤其是建筑用材如螺紋鋼、型鋼等鋼材品種價格跌勢更為明顯,相對而言板材如冷熱卷板等鋼材產品價格跌勢相對較緩的很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基建、房地產等市場需求轉弱,造船或者機械等板材需求卻出現復蘇導致。我們從下面上海市場主要鋼材品種價格走勢圖中可以看到去年下半年以來價格走勢基本接近相同的5.5mm普熱卷價格和25mm三級螺紋鋼價格今年以來走勢出現了分化,熱卷板價格幾乎維持了相對平穩的態勢,而螺紋鋼價格則出現了持續下降,這說明螺紋鋼的市場需求量已經明顯弱于熱卷。目前來看下半年各主要下游用鋼行業相比上半年變化并不明顯,但基建用鋼需求情況卻有望好于上半年,這主要是由于上半年出臺的各種利好于鋼鐵市場需求的政策,如支持保障房、支持鐵路建設的政策等,要到下半年以后才會真正進入施工期,才到大量需要鋼材的時候。
我們對幾大主要的用鋼行業的下半年的發展級用鋼情況基本預判如下。房地產市場將保持低迷態勢,新開工率的降低會影響鋼材的需求量,但是各類基建項目的開工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一需求缺失,這將利好于下半年的建筑鋼材市場。機械和造船行業的用鋼需求量應該能保持穩中攀升的態勢,主要是隨著上半年國際經濟的復蘇,機械和造船行業上半年的訂單量也有所增加。造船機械行業的訂單從合同簽訂到成品交付會經過比較長的時間,這意味著上半年簽訂的合同可能要下半年以后才進入實際生產周期,尤其是造船行業這一現象更為明顯;所以這兩個行業上半年訂單量的增加會利好于下半年的熱軋板卷的市場需求。下半年汽車和家電行業的用鋼需求量則不太樂觀,一方面是各地購買汽車和家電的優惠政策取消后需求增長緩慢,家電的更新換代多數已經完成,而汽車不少城市開始限制;另一方面則是房地產市場的低迷,使得與新購房屋配套購買的家電、汽車失去了市場。家電和汽車對冷軋系板材的需求量比較多,所以上述因素會一定程度影響冷軋、涂鍍等鋼材下半年的需求。
我們對可能影響下半年鋼材市場走勢的幾大因素應該已經有了較為清晰的理解,所有影響因素基本可以總結概括如下。在“微刺激”政策已經頻繁出臺,宏觀經濟大勢趨穩,下游行業發展喜憂參半的宏觀背景和鋼鐵行業自身產量偏高、產業集中度偏低、同質化競爭嚴重等問題相當長時間內都不能解決的情況下,下半年鋼鐵行業無論是產量還是需求量都不太可能有明顯變化發生,所以鋼價應該會在目前處于相對低位的基礎上震蕩為主。從目前的鋼材市場情況而論,鋼價持續下跌并接近歷史低位的之后市場已經產生了期望反彈的情緒;鋼材市場“降無可降”的低位庫存也會對未來價格走勢構成一定的支撐,下半年鋼價繼續下跌的空間明顯已經不大。從原燃料成本的角度來看,焦炭和礦石的價格跌勢都已經明顯減緩,尤其鐵礦石價格經過前期大幅下跌之后目前已經進入了震蕩期,一段時間內繼續向下的空間縮小,這也將對下半年的鋼價產生一定的支撐作用。當然市場心態因悲觀而導致的謹慎和流動性資金匱乏的情況這兩大因素,使得鋼市缺乏可以炒作因素也抑制了鋼價的向上空間,這也是影響目前鋼材市場走勢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總體而言,我們對下半年的鋼市走勢主基調的判斷為:大勢趨穩;價格小幅震蕩,上漲空間略大于下跌空間的判斷;以建筑用鋼需求為主的長材和與以加工制造業需求為主的板材之間的價差可能會縮小,長材價格上漲的空間也稍大于板材。至于鋼鐵企業,由于原燃料價格下跌帶來的盈利空間下半年應該還會有擴大的可能,不過在鋼材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很難出現明顯改觀。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