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土壤環境保護工作。《行動計劃》立足我國國情和發展階段,著眼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為核心,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為出發點,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實施分類別、分用途、分階段治理,嚴控新增污染、逐步減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導、企業擔責、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的土壤污染防治體系。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國土壤環境質量穩中向好,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紀中葉,土壤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
《行動計劃》堅持問題導向、底線思維,堅持突出重點、有限目標,堅持分類管控、綜合施策,確定了十個方面的措施:一是開展土壤污染調查,掌握土壤環境質量狀況。二是推進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法規標準體系。三是實施農用地分類管理,保障農業生產環境安全。四是實施建設用地準入管理,防范人居環境風險。五是強化未污染土壤保護,嚴控新增土壤污染。六是加強污染源監管,做好土壤污染預防工作。七是開展污染治理與修復,改善區域土壤環境質量。八是加大科技研發力度,推動環境保護產業發展。九是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構建土壤環境治理體系。十是加強目標考核,嚴格責任追究。
制定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向污染宣戰的一項重大舉措,是系統開展污染治理的重要戰略部署,對確保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各類自然生態系統安全穩定具有重要作用。至此,與已經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一起,針對我國當前面臨的大氣、水、土壤環境污染問題,三個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本屆政府已經全部制定發布實施。
鏈接:
環保部專家解讀土十條:需解決立法技術等問題
歷時3年,應對環保三大戰役的最后一部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十條》問世。
相對于大氣和水,土壤污染治理的難度更大更隱蔽,每一次土壤污染事件的曝光也讓全社會刻骨銘心。因此,社會對《土十條》的出臺充滿期待。
《土十條》到底要如何解決土壤污染問題,未來土壤污染治理將怎樣發展,新成立的環保部土壤環境管理司又會如何發揮作用?針對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林玉鎖。
土壤修復技術尚在起步
NBD:在解決土壤污染方面,我們遇到了哪些問題?
林玉鎖:不可否認,我們現階段遇到了土壤污染的問題。但需要正視的是,目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涉及到具體的工作,需要有相應法律來明確相互關系;同時缺乏標準,對污染的認定、治理、修復等都需要有標準衡量;此外,技術能力不足,我們解決土壤問題需要有一定的手段、方法,這方面的技術還不完備、不成熟,和國外的差距比較大。
另外還有土壤污染治理的資金問題,土壤污染治理的投入要比水和大氣多,有很大的資金投入需求,政府財政能力有限,企業出錢也遇到很大困難。
因此,《土十條》很大程度上是針對性地解決這些問題,比如開展土壤污染調查,推進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實施農用地分類管理,實施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強化未污染土壤保護等。《土十條》實際上是解決目前中國土壤環境污染問題的藥方。
NBD:在標準體系建設、修復技術研發等方面,目前有哪些進展?
林玉鎖:自從1995年制訂發布我國第一個《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以來,已頒布實施的土壤環境保護相關標準近50項,初步形成了土壤環境保護標準體系。
針對現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存在的問題,當時的環保總局于2006年就啟動了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修訂工作,目前修訂后的3項標準《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指導值》和《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技術規范》草案已3次向社會征求意見。
在技術方面,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較晚。總體上看,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研發和工程化應用落后于發達國家和地區。國外土壤修復已有40年~50年的歷史,我國土壤修復技術研發和工程化應用只有短短10年時間,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
但是,我相信,通過未來5年~10年不斷努力,一定能夠使我國污染地塊土壤修復技術與裝備研發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土壤修復技術體系,大大推動土壤修復產業的發展。
土壤司將主導土壤治污
NBD:雖然土壤治理相關領域的工作推進較快,但是,我國局部地區的土壤污染問題仍較為嚴重,您對《土十條》中提出的2020年和2030年的治理目標怎么看?
林玉鎖:《土十條》提出,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5%以上,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5%以上。這兩個目標是比較高的要求,也體現了政府治理土壤污染的決心。要完成這個目標肯定有挑戰,面臨的困難比較大。但是,我們應該充滿信心,當時在確定這個目標的時候已經過充分的論證、分析,關鍵看《土十條》發布實施以后,具體的進展成效。
如果能夠較好地解決前面提到的立法、標準、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問題,完成目標就不成問題,但是,需要方方面面的工作推進到位。
NBD:結合《土十條》的出臺和環保部新成立的土壤環境管理司,您覺得未來土壤污染管理將出現什么變化?
林玉鎖:環保部土壤環境管理司是一個土壤環境的統一治理、協調的部門,對土壤污染防治更有組織權力。今后土壤污染防治的主導權更多地會在土壤環境管理司手中,這也是確保《土十條》實施的重要的組織保障條件。
同時,隨著管理的加強,對于行業來說,雖然我國的土壤治理剛開始起步,但未來的發展潛力很大,涉及到的相關行業肯定會迎來很好的發展機遇,這將是一個嶄新的領域。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