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具有豐富內涵,包括1997年以來歷屆黨代會提出的各項要求,涵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多個方面。人民群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是小康社會最直觀的感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激發了全國各族人民的信心和決心。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重點由“有沒有”轉變為“好不好”。要讓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讓每個人都能更有尊嚴地發展自我和奉獻社會,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我們已經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需要乘勝追擊,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是包括共同富裕在內的系統化工程,并將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突出位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共同富裕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積累,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自2010年起連續12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是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匯儲備第一大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階段性。發展社會主義是長期的歷史過程,全面小康社會也是通過制定階段性目標并逐步實現的。從20世紀60年代的“兩步走”設想和改革開放初期黨提出20世紀末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的目標,到“三步走”發展戰略、新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再到進入新世紀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和進入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這些階段性目標的指引下,小康社會得以一步一個腳印,穩定和連貫地持續推進并實現。同理,也要清醒認識到實現共同富裕也具有階段性。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志上發表的《扎實推動共同富裕》重要文章指出,“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到‘十四五’末,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逐步縮小。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縮小到合理區間。”
全面小康社會已經建成,實現共同富裕還具有長期性。從當前到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還需要近3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實現共同富裕還具有艱巨性。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就表明了向共同富裕目標邁進的歷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挑戰。而正是黨帶領全國人民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全球經濟大面積衰退的情況下,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較好完成了2021年主要目標。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這體現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程中,實現農村的小康是重點和難點所在。同理,在向著共同富裕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偉大事業中,鄉村還存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方面的短板,農村地區和相對貧困群體是實現共同富裕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此外,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了64.72%,但城市的系統性、宜居性和包容性還存在不足,人居環境質量有待改善,這些問題也需要著力解決。
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義,不同區域和人群由于初始稟賦等原因存在收入差距是正常的,同樣,共同富裕也不是平均主義,關鍵是要促進權利和機會平等基礎上的社會流動。
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任重道遠。但只要“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中國夢一定能實現。而到那時,會有更加高遠的目標需要我們繼續向前邁進。
文 | 何偉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編審、中國社科院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