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特朗普本周趕赴國會山發表證詞,以及備受矚目的1月CPI發布前,華爾街對于美國接下來通脹的走向,關注度似乎也正逐漸爆表……
這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兩份業內最為重視的通脹預期指標——密歇根大學和紐約聯儲的相關調查,在近兩個交易日里呈現出了歷史上罕見的分歧!

事實上,一些資深的交易員可能第一時間就已注意到了,就在上周五許多投資者被非農數據所吸引之時,當天真正最終影響了市場行情走向并拖累美股盤中急跌的經濟指標,反倒是此后不久公布的美國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
在這份由密歇根大學進行的調查中,不僅消費者信心意外創下了七個月新低,更為令人大跌眼鏡的一組數字是:關稅擔憂導致短期通脹預期大漲,一年期通脹預期直接從前月調查的3.3%飆升至了4.3%……
這份通脹預期調查在上周五,可以說令很多市場人士都措手不及,債券交易員們一度因此預計美聯儲2025年恐怕只會降息一次。
當然,到了本周一,市場圍繞于此的擔憂情緒似乎終于有所消退——因為更具“官方色彩”的紐約聯儲調查顯示,雖然1月份美國消費者對未來五年的通脹預期升至3%,創2024年5月以來最高水平;但對未來一年和三年的通脹預期仍均保持在3%,與去年12月持平。

注:紅綠藍分別代表1年、3年和5年通脹預期
不過,密歇根大學和紐約聯儲報告間對未來一年通脹預期間的巨大差異,顯然依舊拋出了一個歷史統計中極為罕見的現象,這兩份均被業內高度關注的通脹預期調查,此前分歧幾乎從未有過如此明顯。
甚至有著“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著名記者Nick Timiraos周一也在社交媒體上第一時間提到了這一現象:

注:深藍為紐約聯儲預期,淺藍為密歇根大學調查數據
誰對誰錯?
目前,更多的市場人士在綜合了上述兩份數據后,似乎更多是在“笑話”密歇根大學。
原因主要來自于密歇根大學調查中一處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細節”——驢象兩黨人士調查間的極端差異。根據密歇根大學提供的具體數據,其通脹預期指標的飆升幾乎都來自于民主黨人:
民主黨現在預計未來一年通脹率將接近5.1%的失控水平;而與之截然相反的則是對共和黨人的調查:共和黨預計1年期通脹率將降至0.0%。

從這組數據對比中不難看到,在特朗普正式上臺的前后,美國兩黨支持者的黨派分歧正愈發嚴重,這甚至已波及到了對經濟前景的預測上:民主黨人尤為堅信特朗普上臺后的“瞎搞一通”將導致通脹爆表,而共和黨人則盲目般地認為特朗普能搞定一切——哪怕是拜登一直未能搞定的通脹。
當然,雖然密歇根大學的調查看似更為不可信。但“官方”的紐約聯儲調查眼下或許也并非完全“真實”。
事實上,紐約聯儲的調查顯示,其受訪者對未來一年包括汽油、食品、醫療、大學學費和租金在內的各種類別價格上漲預期都在上升。而且受訪者對未來一年通脹預期的分歧越來越大——其中25百分位與75百分位受訪者之間的差距擴大到了自2023年中以來的最大幅度。
這也導致了債券投資者周一依然在市場上押注,在特朗普總統計劃對貿易伙伴和部分工業部門征收關稅之后,美聯儲將很快再次面臨物價上漲的問題。
從通脹保值債券反饋出的價格變化看,近期美國短期通脹預期正持續高于長期通脹預期——而且相關差距在周一達到了兩年來最大。追蹤美國國債和通脹保值債券收益率差異的五年期盈虧平衡通脹率周一達到2.64%,比30年期指標高出了27個基點,創下了2023 年以來兩者之間的最大差距。

從歷史上看,30年期通脹預期通常高于短期通脹預期,因為消費者價格在較長時期內如何變動往往存在更多不確定性。但隨著特朗普發出一系列令市場不安的關稅威脅,中短期債券的通脹風險溢價正穩步上升。
盈虧平衡通脹率的上升反映了通脹保值債券相對于美國國債的優異表現。德意志銀行利率策略師史蒂芬曾表示,盈虧平衡脹率的變動表明“關稅將在短期內對物價產生沖擊,但不會破壞長期通脹預期”。
如下圖所示,目前10年期通脹保值債券收益率與10年期美債收益率的走勢正呈現脫軌。

以目前的盈虧平衡通脹率放到歷史上來估算,油價理應超過90美元。

毫無疑問,在這一系列的不確定性因素干擾下,目前市場上顯然不乏擔心特朗普關稅可能引發美國再通脹乃至滯脹的悲觀人士。
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Torsten Sl?k周一就表示,美國對世界發動全面貿易戰將給美國經濟帶來“滯脹沖擊”。
安永首席經濟學家Greg Daco估計,如果關稅生效,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將在2025年和2026年分別縮減1.5和2.1個百分點,因為關稅將 “抑制 ”消費者支出和企業投資。他還預計,第一季度通脹率將上升約0.7個百分點。
返回列表